原因:当Ba(OH)2溶液中加入CuSO4时,生成产物都是沉淀,使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减少:Ba(OH)2 + CuSO4 = Cu(OH)2 + BaSO4 当CuSO4过量时,溶液导电性又重新增加。
32 0.1 所以32 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错 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相等,但不等于2NA。
ICl和NaOH反应属于类似于复分解反应,没有化合价升降,ICl + 2NaOH=NaIO + NaCl +H2O。
H3O+就是H+,即酸性物质。溶液中还有硝酸根,就会形成强氧化性物质HNO3。溶液中同时还有Fe2+,会被硝酸氧化成为Fe3+。
clo-可以判断调节溶液的ph≤2,fe2+ 被氧化为fe3+,clo2-与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ph为7(1)比较简单,观察两组方程式,看看产物结合其性质即能得出答案。(2)ph≤0时,clo2-也能被i-完全还原成cl-。
高一化学: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可以看元素周期表,一般来说元素周期表越左下的那个元素金属性越强,右上的那个元素非金属性越强。
1、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邻羟基苯甲醛沸点低。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是246摄氏度,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是197摄氏度,因此对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低是对羟基苯甲醛的沸点高,邻羟基苯甲醛沸点低。
2、Reimer-Tiemann反应苯酚和三氯甲烷在碱水溶液中,于60-100℃下加热反应2-4h,同时生成对羟基苯甲醛和邻羟基苯甲醛(俗称水杨醛),总收率50%左右,对羟基苯甲醛收率最高仅17%。
3、不属于,对羟基苯甲醛,分子式为C7H6O2,分子量为1212,一种浅黄色或类白色结晶体,微有芳香气味。主要用途是用于医药工业和香料工业的重要中间体,工业生产主要有苯酚、对甲酚、对硝基甲苯等原料路线。
4、微溶于水,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沸点为197℃。对羟基苯甲醛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7H6O2,是一种浅黄色或类白色结晶体,微有芳香气味。对羟基苯甲醛可由4-羟基苯甲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制得。沸点为246℃。
设去分子式为C n H 2n 。14n=56。解得n=4.即A为C 4 H 8 。
是其链节,D不正确。(2)G属于碳酸酯键,故X是CO 2 ;因A→C 8 H 8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故比C 8 H 8 少2个H原子,为C 8 H 6 。
如OH氢不算,则为下图上面两种;如果OH氢也算的话,则为下面两种。
某种型号干电池的剖面如下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干电池内填充...(2)某些常见物质可用来合成新材料,如利用高温高压法使石墨转变为人造金刚石...化合物G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0,含有硅元素,其质量分数为60%,另 含有元素Y。
1、丙醛和氢气可以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如下:CH3CHO + H2 - CH3CH2OH 其中,丙醛(CH3CHO)和氢气(H2)在反应中生成乙醇(CH3CH2OH)。这是一种还原反应,氢气起到了还原剂的作用,将丙醛还原为乙醇。
2、C4H8,CnH2n,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不算顺反异构的话,这个烯烃有三个同分异构体:前两个生成甲醛,只有第二个生成酮。因此0.5mol酮都是第二个反应生成的,则2-甲基丙醛有0.5mol。
3、因为甲乙发生酯化反应得到酯C 13 H 18 O 2 和水,所以在乙的分子中含有的各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为C:13-4=9;H:18+2-8=12.O:2+1-1=2.乙分子式为C 9 H 12 O。
4、丙炔氢气一氧化碳可以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炔氢气一氧化碳可以合成2甲基丙烯酸甲酯。
5、-二甲基丙醛是无α氢的醛,在氢氧化钠作用下,可以发生康尼查罗反应,生成2,2-二甲基丙醇和2,2-二甲基丙酸钠。
1、-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OCH-CHOH-CH+O→OHC-CO-CH+2HO(条件:Cu,△)2-丙醇即为异丙醇。
2、-丙醇和氧气反应如下:直接燃烧:2CH3CH(OH)CH3+9O2—-6CO2+8H2O。催化氧化:2CH3CH(OH)CH3+O2———2CH3COCH3(丙酮)+2H2O。
3、-丙醇氧化后,成为丙酮。2CH3-CH-CH3 + O2 --Ag-- 2CH3-C-CH3 + 2H2O I II OH O 和-OH相接的C上,只有一个H,在氧化后,两个H脱去,剩下的只有C=O、而没有H。所以生成的是酮。
4、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方程式:2CH3CHOHCH3+O2==2CH3COCH3(丙酮)+2H2O催化剂为铜或银。跟乙醇的催化氧化原理一样.追不含α-H的碳上连的羟基被氧化成羰基(醇→铜),反之则是醇→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