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织物密度

织物密度,是指织物中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法定单位为特克斯,即每千米纱线所具有的公定重量。织物密度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经纱根数为“经密”,单位长度内排列的纬纱根数为“纬密”。经纬密度大,织物就紧密、厚实、硬挺、耐磨、坚牢;密度小,织物就稀薄、松软、透气。

织物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可分为经向密度和纬向密度。

织物的密度是指织物上经线和纬线的分布状况。密度这一概念体现了纺织品的紧密程度。密度越高,代表单位面积内纤维根数越多,也就意味着织物更为细致、厚实,质感也会相应提升。接下来将详细介绍这一概念:织物的密度定义 织物密度具体是指织机上每单位长度内纬纱和经纱的数量。

密度是指织物的经纬密度,即1平方英寸织物内含经纱线和纬纱线的根数。如: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

织物的密度是指织物的经纬密度,即1平方英寸织物内含经纱线和纬纱线的根数。200根纱/1平方英寸,它的经向为110根纱,纬向为90根纱。密度越高,布料的缩水率越低。一般情况下密度高的布料价格高一些,当然这不是绝对的,布料的好坏还取决于线的粗细,印刷工艺等。

纱织密度是什么意思?

纱织密度是指在制造针织品、机织品等织物时,每英寸(54厘米)中织入的纱线数。通常以横向密度和纵向密度两种方式表示。横向密度指织物每英寸中横向纱线的数量,纵向密度则表示每英寸中纵向纱线的数量,两者的结合决定了织物的具体规格。纱织密度对织物品质有较大影响。

*40是指径向40纱支和纬向40纱支,133*72是指径向密度是133,纬向密度是72。16+16*12+12指径向是16支纱,双经(就是两根16支纱一起织),纬向12支纱,双纬。112*60 指径向密度112,纬向密度60。

布料的密度是指织物在单位长度内所具有的经纱或纬纱的根数。密度分为经纱密度和纬纱密度,简称经密和纬密。其计量表示方法,我国一般采用:1英寸(54厘米)长度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

纱支密度是指每平方英寸中排列的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其中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单位,密度越高质量越好。纱支是组成成品布的最基本单位,纱支的数字与其粗细成反比,数字越大越细,而相应的对原料(棉花)的品质要求也更高。

#40*40是指径向bai40纱支和纬向40纱支,133*72是指du径向密度是zhi133,纬向密度是72 2#16+16*12+12指径向是16支纱,双经(就是两根dao16支纱一起织),纬向12支纱,双纬。

织物内纤维的细度以及密度对织物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有何影响

1、织物内纤维的细度以及密度对织物断裂强力和顶破强力的影响包括:细度和断裂强力:细度越细,纤维数量就越高,织物的强度也就越高。密度和断裂强力:织物的密度也会影响其断裂强力。密度越高,纤维之间的距离就越接近,缝线和交叉点也就更加紧密。

2、强力和伸长率高的纱线织成的织物被撕破时受力三角区大,共同受力的纱线根数多,撕破强力就高。组织结构、经纬纱密度影响纱线间的交织点及滑移情况,交织点少,纱线间容易滑移,织物的撕破强力就高。

3、还有弹性纤维包括其伸长率等因素都会造成较大的差异。织物的织造方法和织造条件,与针织物和机织物、组织结构(如:平纹、斜纹、缎纹、提花、其它等)、经纬纱密度有关。

织物常用概念“密度·幅宽·克重”

1、幅宽,是衡量面料宽度的尺度,如同画布的宽度,影响着裁剪和设计的自由度。常见的幅宽有36英寸、44英寸,甚至更宽的56-60英寸,分别对应窄幅、中幅和宽幅。宽幅布料常在60英寸以上,比如我国现代纺织技术已能实现360厘米的特宽幅面料。

织物密度大的较织物密度小的透湿性好

1、织物密度大的比织物密度小的透湿性好。织物密度大属于吸湿性强的纤维织物。天然纤维比化学纤维的透气性好,天然纤维中棉、麻、丝的透气性比羊毛的透气性好纤维较粗的织物,透气性较大,吸湿性强的纤维织物,吸湿后由于纤维直径的膨胀,使织物内部的空隙减少,再加上附着水分,空隙被阻塞。

2、高支高密好。质地和舒适性:高支高密的纺织品由于纱线精细度高,织物密度大,质地更加柔软,手感舒适。穿着高支高密的衣物或使用高支高密的床上用品,能够给人带来更好的触感和舒适度。纯棉纺织品的织物较松散,质感不如高支高密的织物细腻。

3、此外,要注意平板布和斜纹布要有所区别,斜纹布主要分为单面斜纹和双面斜纹,经纬纱交织次数要比平纹少,所以经纬纱间的空隙较小,纱线可紧密排列,从而织物密度较大,较为厚实,光泽较好,手感较为松软,弹性比平纹好。但在纱线密度、粗细相同的条件下,它的耐磨性、坚牢度却没有平纹织物好。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