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呀!像很多轻型车,折叠车,基本都是锂电池组,其很轻巧,电摩款电动车,要减轻车重,提升车速,和续航,也需要轻巧小体积的锂电池组(比如48v20ah,锂电池重量14斤,铅酸重量53斤)。锂电池正常保养使用两年,充放电六百次,容量也有剩余80%,而铅酸四百次充放电容量只剩余一半,必须更换电瓶了。
2、当然可以换。但是不建议更换,锂电池的制作成本高,制作设备昂贵人工成本占到制作成本的40%左右,价格大概是铅酸电池的三倍左右。并且锂电池难以回收,再利用率不高。锂电池不稳定,高温下不安全,温度太低电量流失严重,一般锂电池安全性绝对比铅酸电池差不止一两个级别。
3、电动车的锂电池如果电压、容量等合适,可以用在摩托车上,但不是很合适。电动车的电瓶是动力电瓶,而摩托车的电瓶主要是起动用,它们的放电特性是有差别的。另外,锂电池在低温下放电情况会更严重,如果是当地冬季气温很低,锂电池会相对更容易亏电影响正常使用。
4、可以。普通电动车能换锂电池,换成锂电后跑的里程会长很多。要注意的是更换锂电一定要选用磷酸铁锂电池,其他锂电池有爆炸的危险。换成锂电的话充电器要更换成锂电池专用充电器,锂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还不太理想。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点燃==2MgO。条件是在纯氧中点燃 要是在空气中会发生2Mg+CO2=点燃= 2MgO+C 3Mg+N2=点燃=Mg3N2 镁能直接与氮、硫和卤素等化合,包括烃、醛、醇、酚、胺、脂和大多数油类在内的有机化学药品与镁仅仅轻微地或者根本不起作用。
化学方程式是:2Mg+O2=点燃=2MgO、3Mg+2N2=点燃=2Mg3N2。发生化合反应,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燃烧后有白色粉末生成。化合反应指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combination reaction)。其中部分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部分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镁条燃烧化学方程式为以下两个 主要反应:2Mg+O2==点燃==2MgO 次要反应:2Mg+CO2==点燃==2MgO+C;3Mg+N2==点燃==Mg3N2 镁条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镁+氧气—(点燃)—氧化镁。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点燃==2MgO。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能与沸水反应放出氢气,燃烧时能产生眩目的白光,镁与氟化物、氢氟酸和铬酸不发生作用,也不受苛性碱侵蚀,但极易溶解于有机和无机酸中。
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Mg + O2 → MgO ,反应条件为点燃.而平时要求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配平的原则是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必须保证反应前后原子个数相等。
空气中主要含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所以镁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有以下三个反应:2Mg+O—2MgO;2Mg+CO2— 2MgO+C ;3Mg+N2—Mg3N2。
1、两种金属连接构成原电池时,不是说较活泼金属一定做负极。这要看具体的反应。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之一是: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对于Mg--Al--NaOH溶液系统,能发生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是: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M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是Al失去电子。
2、在氢氧化钠溶液中:镁并没有发生钝化,而是Mg根本不会和NaOH反应,而Al有两性,可以与NaOH反应,所以铝做负极。在盐酸溶液中:镁做负极,因为本身Mg和Al都能与HCl反应,这种情况下活泼金属作负极,镁比铝更活泼,所以镁作负极。
3、像:镁铝两种金属做电极,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这样的原电池中由于铝易与氢氧化钠反应,它的反应能力大于按照原电池基本原理反应的能力所以反应按照铝与氢氧化钠反应进行。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所以不反应而铜则和浓硝酸反应。
4、例2:两极材料分别是镁片和铝片,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虽然金属活动性镁比铝活泼,但是由于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产生氢气,而镁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在电池中,铝作原电池的负极,镁作原电池的正极。 1在非氧化性酸的酸性条件下或中性条件下,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做负极。
5、原电池反应中,一般来说,活泼电极为负极失去电子,成为负极,但也有例外,比如你提出来的例子,虽然Mg比Al活泼,但是,Al能够与NaOH反应,失去电子,而Mg不行,所以,Al是负极。
在地球环境(一定的温度一定的化学环境),锂的化合物性质符合要求,于是使用锂,环境改变的话就要使用其他金属化合物。
锂是密度最小的金属,因此,作为手机电池可以减轻重量,同时可以得到的体积最小,适合于手机的小型化。锂是非常活波的金属,电池的化学反应比较快。锂是电极电位最负的金属,与其他材料组成电池,可以得到最大的电动势。
这和金属氧化还原特性有关。和功率密度有关。还和电化学特性有关。另外,晶体结构的稳定性也很重要,不能放电后就塌陷,那样就不能多次重复利用。
这点由于它的物理化学性能决定的。世界上的物质亿万种,各有各的物理、化学性质,各有各的用途。锂是目前制作电池较为经济实用的一种物质,所以用锂来做电池较为理想。供参考。
锂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一次电池,与可充电电池锂离子电池跟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是不一样的。锂电池的发明者是爱迪生。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非常高。所以,锂电池长期没有得到应用。
钠电池和锂电池各有优缺点,具体比较如下: 安全性和环保性:钠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是水基电解液,相比锂电池的有机电解液,具有更高的闪点和较低的挥发性,因此更加安全。
1、氩弧焊的原理:是从焊枪喷嘴中喷出氩气流,在焊接区形成厚而密的气体保护层而隔绝空气 ,同时在电极(钨极或焊丝)与焊件之间燃烧产生的电弧热量 是被焊处融化 ,并填充焊丝将被焊金属连接在一起 ,获得牢固的焊接方法 。
2、原理:TIG焊接是在氩气等惰性气体环境下,使钨电极和母材间产生电弧,使母材以及添加焊材熔融、焊接的方法。分类:直流TIG焊接:以直流电弧焊接电源作为焊接电源,以电极为负、母材为正的焊接方法,广泛应用于不锈钢、钛、铜以及铜合金等的焊接。
3、钨极氩弧焊的原理:钨极氩弧焊是用钨棒作为电极加上氩气进行保护的焊接方法。焊接时氩气从焊枪的喷嘴中连续喷出,在电弧周围形成保护层隔绝空气,以防止其对钨极、熔池及邻近热影响区的氧化,从而获得优质的焊缝。焊接过程中根据工件的具体要求可以加或者不加填充焊丝。
4、交流钨极氩弧焊采用输出按一定周期交化的电流,用钨电极作为焊接电极,高纯度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工艺,简称交流氩弧焊(TIG),常用于有色金属(铝、镁、铜等)及黑色金属(不锈钢、碳钢等)的焊接。
5、氩弧焊是在普通电弧焊的原理的基础上,利用氩气对金属焊材的保护,通过高电流使焊材在被焊基材上融化成液态形成熔池,使被焊金属和焊材达到冶金结合的一种焊接技术,由于在高温熔融焊接中不断送上氩气,使焊材不能和空气中的氧气接触,从而防止了焊材的氧化。
6、学习单元一 认知钨极氩弧焊TIG焊的原理TIG焊是在惰性气体的保护下,利用钨极与焊件间产生的电弧热熔化母材和填充焊丝(也可以不加填充焊丝),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如图6-1所示。焊接时保护气体从焊枪的喷嘴中连续喷出,在电弧周围形成保护层隔绝空气,保护电极和焊接熔池以及临近热影响区,以形成优质的焊接接头。
1、金属的焊接,按其工艺过程的特点分有熔焊,压焊和钎焊三大类.在熔焊的过程中,如果大气与高温的熔池直接接触的话,大气中的氧就会氧化金属和各种合金元素。大气中的氮、水蒸汽等进入熔池,还会在随后冷却过程中在焊缝中形成气孔、夹渣、裂纹等缺陷,恶化焊缝的质量和性能。
2、目前焊接有三种方法,分别为:熔焊、压焊、钎焊。熔焊:加热欲接合的工件并使它的局部熔化形成熔池,熔池冷却凝固后便能接合,必要时可加入熔填物辅助。它是适合于各种金属和合金的焊接加工,整个过程不需要压力。压焊:顾名思义,压焊的过程必须对焊件进行施加压力。
3、压焊——焊接过程必须对焊件施加压力,属于各种金属材料和部分金属材料的加工。钎焊——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做钎料,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互相扩散实现链接焊件。适合于各种材料的焊接加工,也适合于不同金属或异类材料的焊接加工。
4、焊接种类方法:焊条电弧焊:原理——用手工操作焊条进行焊接的电弧焊方法。利用焊条与焊件之间建立起来的稳定燃烧的电弧,使焊条和焊件熔化,从而获得牢固的焊接接头。属气-渣联合保护。
5、按采用的能源和工艺特点,焊接分为: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三大类。每类又分为各种不同的焊接方法。熔化焊分为:电弧焊、气焊、铝热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激光焊。压力焊分为:电阻点缝焊、电阻对焊、超声波焊、爆炸焊、扩散焊、摩擦焊、高频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