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化学第二版徐寿昌习题答案

ABC,主要考虑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因为利于SN1历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碳正离子的生成;越是稳定的碳正离子,越容易生成,即次序为叔仲伯甲基。详见《有机化学》(徐寿昌)——高等教育出版社,P190 ADCB,主要从产物构型反转入手。

《有机化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2版)》可供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及中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制药等各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药学、中药学、制药等各专业继续教育学生、自学考试应试人员、广大中医药专业工作者及中医药爱好者的学习参考书。

虚线表示伸向纸后方的键,用楔形(即你所说的三角形)表示伸向纸前方的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s。

氨基酸的生理功能是什么?

1、半胱氨酸所带的巯基(-SH)具有许多生理作用,可缓解有毒物或有毒药物(酚、苯、萘、氰离子)的中毒程度,对放射线也有防治效果。半胱氨酸的衍生物N–乙酰–L–半胱氨酸,由于巯基的作用,具有降低粘度的效果,可作为粘液溶解剂,用于防治支气管炎等咳痰的排出困难。此外,半胱氨酸能促进毛发的生长,可用于治疗秃发症。

2、氨基酸:甘氨酸,谷氨酸,伽玛-氨基丁酸是神经递质。20种生物基本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成分。蛋白质:催化和调节能力 某些蛋白质是酶,催化生物体内的物质代谢反应。某些蛋白质是激素,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如胰岛素调节糖代谢、体内信号转导也常通过某些蛋白质介导。

3、、氨基酸参与构成酶、激素、部分维生素。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氨基酸分子构成),如淀粉酶、胃蛋白酶、胆碱脂酶、碳酸酐酶、转氨酶等。氨基酸含氮激素的成分是蛋白质或其衍生物,如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促肠液激素等。维生素是由氨基酸转变或与蛋白质结合存在。

4、氨基酸有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功效,具有调节生理功能。氨基酸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氨基酸还可以改善脑血管流通增加氧的供给,调节脑神经细胞具有健脑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氨基酸还有一定的调节血压的功效,氨基酸可以促进生长发育等功效。

2-甲基-3-羟基丁酸加热的反应方程式

1、(2)n (3) (4)CH 3 CH 2 CH 2 Br+KOH CH 3 CH=CH 2 +KBr+H 2 O(5)CH 2 OHCHOHCH 2 OH+3HNO 3 +3H 2 O 考查常见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2、苹果酸,又名2-羟基丁二酸,结构简式为:HOOC-CH(OH)-CH2-COOH。

3、解:把所给条件代入式(3-11),由书后附表查得HOAc的pKa=75,则得:例6 将0.3mol.L-1HOAc溶液10mL与0.1mol.L-1NaOH溶液10mL混合后制成缓冲溶液,试计算这个溶液的pH值(5℃时,HOAc时pKa=75)。从反应看出HOAc有1/3被OH-中和,生成OAc-和H2O,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4、先在干燥HCl气流下用乙二醇保护醛基,再使用四氧化锇+过氧化氢的组合氧化双键到邻二醇,最后酸性水解脱保护即可实现该转化。3-羟基丁醛作为一种有机化学药品,是一种无色稠厚液体。可由乙醛在稀碱存在下,发生羟醛缩合反应生成。

异戊酸血症的诊断标准

1、多有体温低下、震颤或颤搐、惊厥。常伴有因异戊酸增高引起的难闻的汗脚气味。代谢性酸中毒伴轻至中度酮尿,乳酸血症,显著高氨血症(200~1200μM),以及低钙血症均较常见。典型病程为迅速出现青紫,继而昏迷、死亡。死亡原因可能是严重代谢性酸中毒、脑水肿、出血或继发性感染。

2、你好,异戊酸血症由于先天缺乏亮氨酸代谢酶致血中异戊酸量增加或从尿中经常大量排出异戊酸甘氨酸。这个病的预后不是很好啊。半数机率会死亡,但是如果能转成慢性间歇性就有可能以后发育正常。所以还是抓紧积极治疗吧。现在一般是使用甘氨酸和肉碱,不过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建议去医院积极配合治疗。

3、异戊酸血症 isovaleric acldemla 由于先天缺乏亮氨酸代谢酶(异戊酸辅酶Aiso-valeril CoA)致血中异戊酸量增加或从尿中经常大量排出异戊酸甘氨酸(异戊酸甘氨酸含合物)。

4、根据临床表现,异戊酸血症可分为急性新生儿型和慢性间歇型,也有无症状者。急性新生儿型一般在出生后2周内起病,表现为呕吐、嗜睡、汗脚气味等症状;慢性间歇型患者通常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我看着孩子,她刚刚2个月大,除了偶尔吐一两次奶,其他一切都很好。 一回家,我就开始了解这个病。

5、这种症状的孩子不适合饮用高蛋白质的普通奶粉。并且会经常性呕吐。我知识有限,但我在欧洲。建议选择完全水解奶粉好或者防吐奶粉,这里不能说品牌,但欧洲的在这方面比较完善。在选择前请务必要咨询儿科医生。可以私聊我。

有机化合物系统命名法的具体内容

有机化合物中的各种基团可以按一定的规则来排列先后次序,这个规则称为顺序规则(Cahn-Ingold-Prdog sequence),其主要内容:将单原子取代基按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大小排列,原子序数大的顺序在前,原子序数小的顺序在后,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元素顺序:IBrClSPFONCDH。

回复: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根据IUPAC命名法及1980年中国化学学会命名原则,按各类化合物分述如下。1.带支链烷烃 主链 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编号 按最低系列规则。从*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

常见有机物的命名方法 习惯命名法:(1)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下,用天干来命名,即C原子数目为1~10个的烷烃其对应的名称分别为: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己烷、庚烷、辛烷、壬烷、癸烷。(2)碳原子数在十个以上,就用数字来命名。

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可以归纳为命名“四步曲”确定母体:由官能团决定母体名称。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必须熟练掌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 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 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烷烃的命名 烷烃的命名是所有开链烃及其衍生物命名的基础。

系统命名法是有机化合物命名的重点,是必须熟练掌握的各类化合物的命名原则。其中烃类的命名是基础,几何异构体、光学异构体和多官能团化合物的命名是难点,应引起重视。要牢记命名中所遵循的“次序规则”。

二甲基三羟基丁酸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