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水泥土搅拌桩施工过程中,水灰比的确定至关重要。不同的水灰比会直接影响灰浆的稠度,进而影响施工的和易性。因此,在试验阶段,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水灰比,确保搅拌桩的施工质量。和易性是水泥土搅拌桩施工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搅拌桩的均匀性和密实度。
2、测定方法为坍落度测定法。具体测定方法如下:将混凝土拌合物按规定分三次装入坍落度筒中,每次用振捣棒按顺时针方向由筒中心向四周插捣25次,三次插捣完毕后将多余的混凝土刮平,垂直向上提起坍落度筒并移至一旁,混凝土拌合物由于自重将会产生坍落现象,然后用尺子量出混凝土坍落的尺寸,即坍落度。
3、根据施工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水的比例为1:18:41:0.52,因此,所需材料用量如下:水泥75公斤,砂子1505公斤,石子3173公斤,水37公斤。
4、深层搅拌以水泥作为固化剂,其配合比为水泥:砂=1:1-1:2,为增加水泥砂浆和易性能,利于泵送,宜加入减水剂(木质素磺酸钙),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0.2%-0.25%,并加入硫酸钠,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1%,以及加入石膏,掺入量为水泥用量的2%,水灰比为0.41-0.50,水泥浆稠度为1-14CM,能起到速凝早强作用。
5、根据被加固土的性质及单桩承载力要求,确定水泥掺入比。按设计文件要求水泥掺入比一般在12~15%之间,并根据实际土质的干容重计算出每延米桩体的水泥用量。每延米水泥用量约为50~55千克/米左右。
6、单位用水量:用水量是指混凝土拌合物中水的用量(kg/m3)。在水灰比确定后,混凝土中的单位用水量也表示水泥浆与集料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尽可能取较小的单位用水量。
这种工程的验收规范要求为基本要求、施工前的验收。基本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执行工程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使用标准化设备和工艺进行搅拌桩的施工,确保质量稳定可靠;进行充分的工程监理和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方法浅析水泥搅拌桩桩身质量至少包括3个方面:桩体强度、搅拌均匀性和桩身长度。
浇筑质量控制:水泥搅拌桩的浇筑过程应满足规范要求,包括浇筑速度、浇筑厚度、浇筑层数等。浇筑时应保持均匀、连续,避免出现空洞和裂缝,确保搅拌桩的稳定性。 强度检测与验收:经过一定养护时间后,对水泥搅拌桩进行强度检测,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
利用固化剂和软土之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水稳定性和一定强度的优质地基。加固深度通常超过5m,干法加固深度不超过15m,湿法加固深度不超过20m。用回转的搅拌叶片将压入软土内的水泥浆与周围软土强制拌和形成泥加固体。
没有专门的规范,但是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必须符合《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要求。
对于桩长10米、桩径600毫米的水泥搅拌桩,其水泥用量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0.3×0.3×14×10×软土湿密度×16%。软土湿密度通常在60到75g/cm之间,如无具体数据,可保守取值75g/cm。计算得出水泥用量为7928公斤。
水泥搅拌桩 深层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部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拌和,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地基强度。这种方法适用于处理软土,处理效果显著,处理后可很快投入使用。
核心要点:确保预制和装配的桩模具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具有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搅拌桩的形状和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环境控制:核心要点: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管理,采取防尘、防水、防泥浆等措施,保持施工环境的干燥和稳定,为搅拌桩的施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及地质情况,结合以往施工经验,产生外运泥浆约为桩体积的20%,每米的水泥在3-5包左右。三轴搅拌桩中水泥用量直接按照单桩截面积(三轴的话是0.331*3)乘以设计桩长再乘以水泥掺量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