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密度的问题

密度读数偏小是因为有气泡附着在牙签上,进入水杯时排开水的体积偏大。这意味着橘子的实际体积小于120立方厘米,因此实际密度大于0.95克/立方厘米。

Ρ甲=0.5Ρ乙 设甲乙的质量为m,乙的体积是V,则甲的体积是2V,甲的密度为P甲=m/2V,乙的密度为P乙=m/V,所以Ρ甲=0.5Ρ乙。不管你将它们各切去多少,它们的密度都不变,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一)密度是物体的特性,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是说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斤铁和两斤铁,或是一立方米铁和两立方米铁,密度都是一样的。

初中物理题,关于密度的,希望能把方法告诉我,谢谢!

1、测量方法(实验) (1)常规法:用天平测出质量,有量筒测出体积,利用公式得出密度 (2)替代法(用于没有量筒的情况下):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测出相同体积的水的质量m,则 ,则该物体的密度为 ( =1 103Kg/m3)。

2、首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得橡皮泥在空气中的重力,记为F1。同时计算得到橡皮泥的质量,记为m。随后将橡皮泥挂在测力计上,进入水中,使得橡皮泥完全浸入水中。这时得到测力计的数值,记为F2。

3、玻璃杯内的水要能浸没物体且不溢出,物体与杯子不能接触。【参考资料】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测固体密度的另一种计算方法 实验步骤和方法与前相同。当第一次杠杆平衡后,m1gl1= m2gl2 则待测物体浸没水中,杠杆重新平衡后 由(2)÷(1)得 将代入式,其中为待测物体的密度,V为它的体积,则。

4、首先瓶的体积=加满水后水的体积,即:1-0.2=0.8kg(水的质量)水的密度为:0kg/立方米。 所以瓶的体积即水的体积(也是装满液体后液体的体积=质量除以密度=0.8除以1=0.8立方米。 再求另一种液体的质量,即:64-0.2=44kg。 这种液体的密度=质量除以体积=44除以0.8=8kg/立方米。

5、另,在没有量筒(或量杯)的条件下,也可借助水和其他容器来测量未知固体的密度。此种条件下,可采用等容法。在没有天平、量筒的条件下,可借助弹簧测力计(弹簧秤)来测量未知固体密度。此种情况下,采用浮力法。

初二科学计算密度的问题

1、这里要先一步知道冰的密度。冰的密度约为水的密度的0.9倍,水密度约为1000kg/m3为已知。那么冰的密度就可算得。然后利用同样质量的雪与冰的体积比来计算雪的密度。说明:一脚下去,雪变冰,质量可视为不变,取相同底面积即脚印的面积,其高之比就是体积之比。

2、方法一:求实际密度:ρ=m/v=27g/20cm3=25g/cm37g/cm3,因此是空心的。方法二:求质量: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质量应为m=ρV=7g/cm3×20cm3=54g27g,因此是空心的。

3、问题:有一体积为30cm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为178g,铜的密度ρ=9g/cm。求:(1)空心部分体积;(2)若在空心部分装满水,求该球的总质量。【计算过程】对于空心铜球,其中铜的质量m=178g;ρ=9g/cm。

4、已知铝的密度是7*10Kg/m求质量:m=ρV=(7*10)*0.02=54Kg27Kg---空心 就是说,把它当实心,算出质量。求体积:V=m/ρ=27/(7*10)=0.01m=10000cm20000cm---空心 就是说,把它当实心,算出体积。

5、问题一:密度ρ=m/v=4/(570*10^-6)=02*10^3kg/m^3 纯铅的密度为134*10^3kg/m^3,计算出来的密度要小于纯铅的密度,因此铅球不是用纯铅做的。

6、第一题:因为已知水的密度是1克每立方厘米所以冰的密度就是1乘以450再除以500等于0.9克每立方厘米 第二题:首先可以换算一下单位,0.25千克就等于250克,5千克就等于1500克,75千克等于1750克。

这道题怎么做:做物理实验测物体密度

1、首先,使用天平测量石头的质量,记为m1。 接着,将烧杯加满水,并使用天平记录烧杯和水的总质量,记为m2。 缓慢地将石头放入烧杯中,待石头完全浸入水后,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烧杯、水和石头的总质量,记为m3。 排开水的质量m水可以通过计算得出,即m水 = m1 + m2 - m3。

2、量出容器的底面半径r,计算出底面积S 把它装入水,记录此时高度h1 把小容器放入水中,把金属球放入水中,沉底,记录此时水面高度h2,球体积V=S(h2-h1) 把金属球装在小容器里,口朝上放入水中,漂浮,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小水杯的重力。

3、测固体密度 基本原理:ρ=m/V: 称量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 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

4、测量烧杯的质量m0 用量筒量出100ml水。倒入左边烧杯。总质量为M=m0+0.1kg 在右边烧杯中用吸管滴入盐水。直到二边平衡。将盐水倒入量筒,没出盐水体积V.则盐水密度为ρ=+(m0+0.1)/v 亲,不要忘记及时采纳哦。有问题另行提问,我会随时帮助你。

5、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和水测其体积。之后质量除以体积即为密度。目的:测定大豆的密度,原理:密度=质量/体积。

初三物理测密度知识点我都知道、咋一见题就不会做啊、、急啊!_百度知...

知识点真的会 知识点感觉会 【第一种情况】知识点是真的听会了,只是做题不会。有这种情况的同学通常知识点能背下来,公式也知道,就是自己独立解题时没思路。但是呢,一旦有老师给你指导一两步,接下来你就全都会了。

物理是靠理解,光记公式是不够的,得明白公式的含义,做题时的思路分析等等。(2)前提条件:先把数学学好。因为数学是物理的基础和工具。第一:把物理中的定义、法则、定理和定律等熟记 第二:把物理知识间的关系搞清楚 第三:多做题,熟能生巧。

我觉得这说明你知识点不牢固,所以每次看到题目,你压根不知道他到底是要考什么,问些什么,要用什么求,答案给你了,用什么公式告诉你了,你就发现哦,是考这个啊我会算了。

中考物理运用浮力求密度的实验探究题解题的一般思路

题中的浮力可用称量法计算出,因浮力与两个因素有关,故应控制其中一个因素不变,来研究另一个因素变化时浮力的变化情况,从而得到解探究浮力的大小是否与物体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因素有关等是中考命题的热点。

解:ρ金=(G金÷g)÷V金 【G金,g已知,只要求出V金就好】V金=V排水 【因为合金是浸没在水中的】V排水=G排水/g÷ρ水 【密度公式】G排水=G总-G桶 思路是那样下来的,你再往回代进去就好了。不需要再详细了吧?需要的话说一下。合金的密度是。。

比较法:在探究过程中,通过比较物体在不同条件下所受的浮力,从而分析得到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里应用了比较法;称重法。

初三物理:物体密度测量的解题思路 物理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就是科学探究,这就需要同学们拓展思维空间,多渠道、多角度地考虑问题。密度的测量是一节重要内容,下面就谈谈测物体密度的几种解题思路及方法,仅供同学们参考。

对现象的分析:堵住瓶口的球没有动仍旧堵住瓶口:此球在下面堵住瓶口,倒入水后球的上部受到水的向下的压力,而下部与空气接触,不会受到水的向上压力,也就不会有水的浮力,所以此球被水压在里瓶口。另一个球漂浮在水面。此球会受到水的浮力,密度比水小,所以漂浮在水面。

做密度题的技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