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figure 1 直接由化学式画六元环:邻位的话把大机组放在e如R2,另一个放在a如R9,如果全是a或e位组太大。对位或间位优先考虑全部放在e键,如R2和R6 如果两个基团间可以有氢键生成,要特殊处理。
2、首先画出环己烷的椅式构象。其次把叔丁基放在e键上,如果己基画在a键上就是顺,划在e键上就是反。最后椅型构象就画好了。
3、先画一个六边形,再在六边形的左右画横线。我们知道,环己烷的优势构象为椅式构象,并且通过转环作用,可以从一种椅式构象转换成另一种椅式构象。
4、在纽曼投影式中,a键型的取代基R与碳架处于邻位交叉式的位置上,而e键型的则处于对位交叉式的位置上并伸向环外,所以在一般情况下一元取代环己烷的e键型构象较a键型稳定而占优势。
5、其实无论是a键还是e键,都是3个上3个下交错的。也就是如果a键是向上的,那么那个e键一定是略向下,而不会是向上的了。
6、反式1-甲基-4-乙基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式画法如下:构象是有机化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简单的构象分析建立在乙烷分子上。最重要的构象分析则是建立在环己烷上的构象分析。
分为椅式结构和船式结构。按照碳原子具有正四面体构型的学说,环己烷分子中的六个碳原子在键角(105°)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两种不同的空间形式,组成六元环,称为环己烷的船式构象和椅式构象 。
环己烷最稳定的构象是椅式构象,椅式构象上有两种键,平行的叫e键,垂直的叫a键。环己烷构象,可分椅式、船式、扭船式以及半椅式。若环己烷分子中碳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时,其C—C键角为120度,存在较大的角张力。
环己烷稳定构象是椅式结构,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每个碳与两个碳原子\两个氢原子形成四面体。环己烷最多有4个碳原子,最多6个原子共平面(对位的两个碳及四个氢原子,因为整个分子有一个对称面)。
1、然后确定取代基的构象,甲基可以以不同的构象存在于环己烷中,其中优势构象是甲基处于环己烷的平伏键位置。其次画出优势构象,在确定了甲基的位置后,可以画出优势构象。
2、环己烷采取椅式构象,甲基处于平伏键。这时能量最低。
3、-二甲基环己烷的优势构象应该是反式的,而不是顺式的。因为环己烷的典型构象有两种,一种是船式构象,一种是椅式构象,两种构象中椅式构象稳定。在椅式构象中环上的每一个碳原子都有一个a键,一个e键。
4、结论:环己烷优势构象是椅式构象,1,4位为平伏键 因为椅式构象较船式构象分子能量低,较为稳定。平伏键较竖直键能量低,因此较为稳定。
5、优势构象的话,3-异丙基处在e式是稳定构象,在a键上就是不稳定的;由于是反-1-甲基-3-异丙基,1-甲基就必须在不稳定的a键上了。
6、我们知道,环己烷的优势构象为椅式构象,并且通过转环作用,可以从一种椅式构象转换成另一种椅式构象。选择其中一种椅式构象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向上的直立键a和平伏键e,各有3个,向下的直立键a和平伏键e各有3个。
1、根据现代分子结构理论,由于基团的相互作用 的缘故,椅式构象比船式构象稳定得多,常温下环己烷几乎完全是椅式构象。通过船式构象的纽曼投影式(图2),可以看到碳原子5上相连的氢原子都处在全重叠式的位置上。
2、环己烷的构象转变可以通过温度和反应物的影响来控制。所以,通过分析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的不同,可以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选择不同的构象,来达到更理想的化学反应。
3、因为环己烷的典型构象有两种,一种是船式构象,一种是椅式构象,两种构象中椅式构象稳定。在椅式构象中环上的每一个碳原子都有一个a键,一个e键。
4、实际上分子自动折曲而形成非平面的构象,在一系列构象的动态平衡中,椅式构象和船式构象是两种典型的构象。
5、环己烷空间构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船式,一种是椅式。见下图:由于碳原子的正四面体的共价键结构决定了只有单键的环己烷不可能是一个平面结构。
6、在环己烷的椅式构象中,所有的键角都接近正四面体键角,同时所有相邻碳原子上的氢原子都处于邻位交叉式。环上两对角上的氢原子距离最大(约为250pm),这些因素导致分子的内能低,故是稳定构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