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镓的分离和预富集方法,大致分为沉淀、溶剂萃取、离子交换与吸附、液膜分离、金属镉接镀等方法。61 沉淀分离法 含镓的硝酸或硫酸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盐酸,可将银沉淀除去。
2、铟的分离和预富集常采用溶剂萃取、离子交换与吸附、液膜分离、沉淀分离、蒸馏分离等方法。 61 溶剂萃取法 (1)卤化物的萃取 矿石中铟的含量甚微,实际工作中常以溶剂萃取法进行富集。应用卤化物萃取,可使铟与许多元素分离。
3、在0.40mol/LHCl中,Ge4+与Cl-能成配阴离子,被阴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富集,用0.60mol/LHNO3-15g/L柠檬酸溶液(1+1)可定量洗脱。
1、不饱和烃;(2)苯的同系物;(3)不饱和烃的衍生物;(4)含醛基的有机物: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5)石油产品(裂解气、裂化气、裂化石油);(6)天然橡胶。
2、第一步:了解波谱产生的原理。不了解原理就不能准确理解必要概念,从而影响解谱进程。但是推断结构的题型只考查推断技巧,不会直接考查原理,所以原理需要了解。
3、波谱解析其实并不算难,考试也比较容易拿高分,要学好这门课,首先是是要记一些东西,比如官能团在IR上的特征峰,或者是在氢谱中的化学位移值,这些都是要记住的。
4、左右的甲基或亚甲基旁边有氧或者氮,比如甲氧基的氢 4-6的一般是双键和三键的氢 记住这些,分析大部分有机物足够了。
1、托伦试剂:可将醛氧化为羧酸,并产生金属银沉积于玻璃反应器皿壁上(银镜),常用于制作瓶胆和鉴别还原糖。用于鉴别醛基,而羰基则不反应。该试剂应现配现用,不宜保存。
2、能与托伦试剂反应但不能与班氏试剂反应的物质是苯甲醛。苯甲醛的化学性质与脂肪醛类似,但也有不同。
3、银镜反应不明显,基本不反应,不生成白色沉淀,应该是剧烈振动后导致乳白色乳浊液生成,静置后应该可以分层。托伦斯试剂是银氨溶液(硝酸银的氨水溶液),可将醛氧化为羧酸,并产生金属银沉积于玻璃反应器皿壁上(银镜)。
精制方法:4-甲基-2-戊酮是由亚异丙基丙酮溶液加氢制取的,因而含有水、亚异丙基丙酮、4-甲基-2-戊醇、酸性物质等杂质。精制方法可参照丁酮的精制法。
首先找到合适的容器,再佩戴好手套等防护措施。其次在容器中倒入4一二甲基一3一戊酮。最后放入50毫升水进行搅拌即可。
样品消化后,pH 5~0时,铅离子与二硫腙生成红色络合物,溶于三氯甲烷。加入柠檬酸铵、氰化钾和盐酸羟胺等,防止铁、铜、锌等离子干扰,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②6摩尔/升 NaOH溶液:24克NaOH溶于水稀释至100毫升。 ③2,6-或2,4-二硝基酚指示剂:0.25克二硝基酚溶于100毫升水中(饱和),2,6-二硝基酚的变色范围是pH 4(无色)~0(黄色)。变色点是pH 1。
其中含有少量醇,酸性物质和水等杂质。按乙醛(03401)中含量分析法测定。所取试样量为2 g。反应时间改为60 min。每Ml 0.5 mol/L硫酸液相当于4-甲基-2-戊酮(C6H12O)50.08 mg。
1、-二甲基-5-乙酰基噻唑的工艺:原料准备:甲基乙酮(2,4-二甲基-3-戊酮)和硫酸。将甲基乙酮与硫酸反应,生成2,4-二甲基-3-戊酮硫酸酯。
2、冷却至室温,加入水。过滤出不溶物,用硅胶柱进行层析,展开液为氯仿和10%甲醇混合液。收集含产物的流出液,浓缩。剩余物用4-甲基-2-戊酮结晶。过滤后,用二甲基甲酰胺和水的混合液重结晶。
3、我猜测你的命名写出了如下结构 第一行:左:1-溴苯乙烷;中:3,5-二甲基-4-乙基-1-己炔;右:1,3,5-己三烯 第二行:左:苯丙醛;右:1-甲基苯乙醛。希望你能尽可能使用系统命名法。
4、苯甲酸制备苯甲酰氯,与甲基氯化镁反应生成苯乙酮,强碱作用下加入酒石酸铜重排生成苯乙醛并氧化合成苯乙酸盐,酸化析出苯乙酸。题目不对。题目不对。题目不对。请写规范,否则令人费解。
1、与苯肼反应生成腙比较少,常见的是含有醛基或者酚基的有机化合物,比如甲醛、乙醛和戊二醛等等,产生羰基与芳香肼的缩合。
2、产生黄色或橙红色沉淀的是醛;甲基酮类化合物或者能被次卤酸钠氧化成甲基酮的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作用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卤仿)的反应。能够发生碘仿反应的是3-甲基丁酮。
3、生成乙酸、异丁酸、异戌酸、二氧化碳和水。催化加氢得到4-甲基-2-戌醇。与亚硫酸氢钠生成加成产物。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与其他炭基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与肼缩合变成腙,与乙酸乙酯发生Claisen缩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