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Cl-CH2-CH2-CH2-CH3 CH3-CHCl-CH2-CH2-CH3 CH3l-CH2-CHCl-CH2-CH3 异戊烷一氯代物有4种。
种,正戊烷有三种,异戊烷有四种,新戊烷只有一种。
新戊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异戊烷和正戊烷的一氯代物都是新戊烷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
戊烷有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三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正戊烷一氯代物3种,异戊烷一氯代物4种,新戊烷一氯代物1种,如图示。
C5H12有四种同分异构体:戊烷,可以在3位上取代一个氯原子,共三种。CH3-CH2-CH2-CH2-CH3 2-甲基丁烷,可以在4位上取代一个氯原子,共四种。
一氯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如果说化学式是C5H11Cl的同分异构体,有8种。
系统命名法(IUPAC):3,3–二甲基–1–氯丁烷 普通命名法:新己基氯。
其次,1-氯-2-甲基丁烷是C5H11Cl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其结构式为CH3CH(CH3)CH2CH2Cl。它是由五个碳原子和一个氯原子组成的有机分子,其中氯原子位于第二个碳原子上,而甲基基团位于第一和第三个碳原子上。
氯丁烷。2等数字表示的是卤原子的位置。如果是多卤代烃,用四等表示卤原子的个数,如CH2Cl-CHCl-CH3的系统命名1,2-二氯丙烷。
先把氯看成氢,写出所对应该烷烃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然后排除等位碳就能确定一氯代物有几种。一氯代物是指分子中只有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
一共有7种。①由于分子对称,苯环上有两种。②其余每处连有H的C原子(一共有5个满足此条件的C原子)上都可以发生取代。若是邻位或者间位,由于此时分子不再对称,所以多出来苯环上的两种,一共9种。
烷烃,比如说C2H6的一氯取代物:C-C(氢原子省略) 而乙烷的结构又是左右对称的,所以左右边都是一样。那么,一个氯原子只能够有一种取代位置。形成CH2Cl-CH3 所以C2H6只有一种一氯取代物。
而第二个2-甲基丁烷,因为多了一个支链,于是分子中左右不对称了,而支链的甲基和最左边的一个甲基同连在2号C上,它们是对称的,于是这两个甲基的氢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1、根据你图片上的分子式分析,这是一个对称的分子。所以一氯代物有两种,一种是酚羟基的临位,一种是酚羟基的间位。因为苯环上的氢相同的是,所以只有这两种.。
2、Cl接在乙基的2个碳上能有2种一氯代物。但是上面这种是不行的,这种只能有1种一氯代物,所以2个甲基的位置必须是不对称的。可以分别接在苯环上1,2和1,3位1,4位和2,3位。
3、这些基团中,只有-CH3和 -Cl才可以连接在端位。
-甲基丁醇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合成4-甲基戊胺:将3-甲基丁醇和氨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生成3-甲基丁酰胺。用氢气和催化剂对3-甲基丁酰胺进行氢化,生成4-氨基戊酸。用甲醛和氢气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生成4-氨基戊醛。
三甲基丁醇和亚硝酸钠在水中反应会产生亚硝酸三甲基丁酯和氢氧化钠,反应方程式如下:CH3)3CCH2OH + NaNO2 + H2O → CH3)3CCONO + NaOH 其中,“(CH3)3C”代表三个甲基基团,化学式为C(CH3)3。
因为异戊醇的别名是3甲基丁醇。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异戊醇又名3-甲基丁醇,而结构简式是唯一的即(CH3)2CHCH2CH2OH,结构也就确定了,所以只能是一种结构。
丁醇氧化生产丁醛。2)甲醇用非晶银催化剂氧化,生成甲醛。3)甲醛和丁醛在碱性条件下,发生醇醛缩合。4)反应完成后,调整温度和pH,利用甲醛将丁醛的醛基还原为羟甲基。这是工业上合成三羟甲基丙烷的产业化工艺。
你的命名不准确,所以表达的也有问题。像你说的这种情况,相当于烯烃和水发生了加成,也可能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少量盐酸催化了两者的反应,但是这种产率应该极低。
撇位二甲基联苯胺;2,4,5-三甲基苯胺读做2,4,5位三甲基苯胺。逗号不读。再如CH3CH(CH3)CH2CH2OH,有一个甲基连在3号位上(从主官能团羟基一侧开始编号),化学名就是3-甲基丁醇,读就是3位甲基丁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