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芳香烃如苯环上连接的烃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成羧基。注意:这要求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必须有氢,如果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没有氢原子,则苯环被氧化。
不能,取代反应一定涉及到连有转换官能团碳与离去基团断键和进攻基团成键的过程,这里氧化仅发生于甲基上,不涉及与之相连接的苯环上的碳。
原理:甲苯的甲基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成羧酸,生成苯甲酸,钾盐(KSO)、锰盐(MnSO)和水。甲苯上的甲基,被苯环激发,所以它比较容易反应。
形式上看苯环上的甲基被取代成了羧基, 但在反应类型上不是。1) 苯环上的取代反应是苯环上的一个H被其他基团取代, 例如傅克反应。2) 而甲苯氧化是甲基C上的H被O取代, 亦即C被氧化。
甲基是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链烃中,只要含有双键或者三键,就可以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芳香烃中,如果侧链上有含有α-C(也就是和苯基相连的C有H)的烃基,那么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羧基。
1、wachina(站内联系TA)高锰酸钾,高碘酸钠,碱,是很经典氧化甲基成羧基的方法,收率也很高,相关文献很多rava(站内联系TA)我做过在吡啶/水、加热条件下用KMnO4氧化,甲基氧化成羧基,产率还是挺高的,可以重复。
2、会发生支链氧化反应,在过量氧化剂存在条件下(如题目中的高锰酸钾加酸),无论苯环上支链长度如何,支链最后都会被氧化成—COOH。由于苯环的影响,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上面的氢原子活泼性增加,所以先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羧基。
3、甲基可以氧化为醛基,具体方法为用SeO2 可以的。或者用NBS 溴代,然后将卤代烃氧化为醛,方法比较多的。DMSO, 乌洛托品,胺的氧化物都可以用的。
4、能。生成苯甲酸 C6H5-CH3 →C6H5-COOH(酸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并且不管苯环上连的是烃基有几个碳,都氧化为羧基。
5、没有CO2生成,它是先把甲基碳氢键氧化成碳氢氧键,羟基再变醛基、羧基。在此过程中,只是缩合掉水分子。
1、氧化剂氧化法:可以使用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KMnO4)或过氧化氢(H2O2)来将甲基氧化成醛基。这些氧化剂能够将含有甲基的化合物中的碳氢键氧化为醛基。脱氢反应:甲基可以通过脱氢反应转化为醛基。
2、甲基氧化成羧基方法是:先与cl2发生一次取代得—CH2cl2,在与水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得—CH2OH3,以Cu为催化剂,连续氧化两次,第一次氧化得—CHO,第二次氧化得—COOH就可把甲基转化为羧基。
3、甲基氧化成醛反应条件是链式烷烃:卤代→水解→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苯环上甲基活泼的原因在于存在活泼的苄基氢,因为存在p-π共轭效应,所以苯环侧链无论是形成自由基还是碳正离子都非常稳定,所以苯环侧链甲基容易被氧化。
4、甲烷是SP3轨道杂化,体系稳定,而甲基就因为这种体系被破坏了,不稳定。所以甲基不仅可以被氧化还可以被取代。有一种甲基化试剂就是这个原理,像麻黄碱和冰毒就一个甲基之差,国家才对麻黄碱严格控制。
1、甲基可以氧化为醛基,具体方法为用SeO2 可以的。或者用NBS 溴代,然后将卤代烃氧化为醛,方法比较多的。DMSO, 乌洛托品,胺的氧化物都可以用的。
2、能。生成苯甲酸 C6H5-CH3 →C6H5-COOH(酸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并且不管苯环上连的是烃基有几个碳,都氧化为羧基。
3、甲烷是SP3轨道杂化,体系稳定,而甲基就因为这种体系被破坏了,不稳定。所以甲基不仅可以被氧化还可以被取代。有一种甲基化试剂就是这个原理,像麻黄碱和冰毒就一个甲基之差,国家才对麻黄碱严格控制。
1、在信息中给出,苯环上的甲基可以被KMnO4/H+氧化成羧基-COOH,这在所有版本的选修有机教材中都有。
2、我从楼上说一下具体过程。这里可以首先在酸性条件下使用二氢吡喃做羟基的保护基。然后使用一些氧化剂把甲基氧化成羧基,注意需要从非酸性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3、没有CO2生成,它是先把甲基碳氢键氧化成碳氢氧键,羟基再变醛基、羧基。在此过程中,只是缩合掉水分子。
4、一般是不可以的。苯环上的甲基直接被氧化为羧基。因为酸性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 只要与苯环直接相连的那个C原子含有H,产物总是苯甲酸。 常见的氧化除了H+/KMnO4还有CrO3/H+和稀HNO3,其中稀HNO3具有一定选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