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酰甲喹属于兽类抗菌素,主要用于抗菌药,用于细菌性肠炎和痢疾。根本就不属于磺胺药一类。
2、乙酰甲喹(痢菌净)为兽药用标准,主要用于肠道感染,土霉素为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肠道感染,(痢菌净)性质不稳定,建议不联合应用。首先应用(痢菌净),效果欠佳在使用土霉素(但目前土霉素已经很少应用,副作用严重),或使用磺胺类或喹诺酮类治疗肠道感染。
3、乙酰甲喹。喹恶啉类药物主要有卡巴氧、乙酰甲喹、喹乙醇和喹烯酮等。其中乙酰甲喹又称痢菌净,主要用于治疗猪密螺旋体痢疾,常作为首选药使用。因此,主要用于治疗猪痢疾的首选药物是乙酰甲喹。
4、乙酰甲喹对牛拉稀二百斤用量为1g。乙酰甲喹,又名痢菌净,为我国最早合成的一种喹恶啉类药物。1985年我国批准其为国家一类新兽药,1992年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并且规定了其在牛和猪中的使用。其主要作用机理为改变动物肠道菌群,提高能量物质和蛋白质的利用率,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合成。
5、常用的其他抗菌药,有乙酰甲喹、卡巴氧、喹乙醇(快育灵、倍育诺)、盐酸小檗碱(黄连素)、硫酸小檗碱、乌洛托品等。乙酰甲喹、卡巴氧、乌洛托品用法见后。喹乙醇,又名快育灵、倍育诺。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
1、%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灭杀毙20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3000倍液、20%灭扫利800~1000倍液、8%托虫螨克乳油3000~4000倍液、45%硫黄胶悬剂150~300倍液、8%齐螨乳油3000~4000倍液,以上药剂任选1种,每隔10~14天喷1次,重点喷嫩叶正面及茎端,连喷3次。
2、物理防治。悬挂黄板油诱杀成虫,采用1米×0.2米的废旧纤维板或硬板,涂刷成橙黄色,再涂一层粘油,悬挂于行间与植株同高,每亩32~34块,当黄板粘满粉虱时,再次涂抹粘油,一般7~10天涂抹一次。(2)化学防治。①每亩用350克20%的虫螨净烟剂,对温室进行熏蒸。
3、目前可以使用的化学药剂较多,如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73%炔螨特乳油1000~1500倍液、40%菊·马乳油2000~3000倍液、25%灭螨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5%氟虫脲乳油1000~1200倍液、5%联苯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4、③生物防治:在每株茄子白粉虱平均0.5~1头时放丽蚜小蜂,每一次每株放3头,间隔2~3周,放3次,分别放8头、15头。④药剂防治:在晴天早晨将下列药剂均匀喷在叶的正、背面,以便触杀白粉虱。
细胞癌基因有两种存在形式:一是在正常细胞内的未活化形式,称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它们在细胞生长分化、个体发育、组织修复等基本生命过程中行使重要功能。细胞癌基因的另外一种存在形式是细胞内的活化形式,活化的(原)癌基因能促进细胞转化,故称具有转化作用的细胞癌基因,是细胞癌变的重要分子基础。
致癌基因(oncogene )最初是定义为病毒携带的、能够引起靶细胞的转化基因。大部分病毒性癌基因具有细胞副本,参与正常细胞功能,这些细胞基因称为原癌基因(Proto-Oncogenes),并在特定情况下它们在细胞中的变异或异常活性与肿瘤形成息息相关。
它们被列为已知致癌物的原因是,人体研究证实,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可导致肝癌发生。人乳头瘤病毒(HPVs)是导致生殖系统黏膜感染的性传播病毒。这些生殖道黏膜型HPVs的某些病毒被列入致癌物名单的主要原因是,人体研究显示,这些病毒可造成女性宫颈癌发生。
有的是化学性的。如经常接触沥青、煤焦油则易患皮肤癌,吸烟易诱发肺癌,亚硝胺类化合物可以诱发食道癌和肝癌等。还有的是生物性的,这里主要是指某些病毒和霉菌等微生物有致癌作用。科学家在动物实验中发现,有100余种病毒可以引起动物癌变。人类的血癌、乳腺癌、宫颈癌、肝癌等都可以由病毒引起。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功能与主治]/[作用与用途]抗菌药。用于猪促生长。[用法与用量]/[用法与判定]混饲 每1000kg饲料 猪50g (以喹烯酮计)[注意事项]禁用于禽;禁用于体重超过35kg的猪;停药期14日(暂定)[规格]100g:5g [贮藏]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我听说有一种兽药可以帮助动物提高智商,于是我开始给自己的金鱼喂这种神奇的药物。但金鱼似乎并没有变得聪明,只是时不时跳出鱼缸来欣赏一下自己的“水中芭蕾”。1 我家养的仓鼠好像有点发胖,我听说有种兽药可以帮助动物减肥,于是我给它喂了一段时间。
王玉春等[ 3 ]进行了长期饲喂喹烯酮对小白鼠的致癌试验,在小白鼠的饲料中添加7150、300mg/kg饲养20 个月后,经过临床检验、血液学检查、生物化学检查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未发现喹烯酮有致癌作用。试验还发现喹烯酮具有一定的防病(死亡率低、发病率低) 、促生长以及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
按性能划分,植物源农药可分为九大类。(1)植物毒素植物产生对有害生物具有毒杀作用的次生代谢物。例如具有杀虫作用的除虫菊素、烟碱、鱼藤酮、假木贼碱、藜芦碱、茴蒿素;具有杀鼠作用的马钱子碱、海葱糖苷;具有杀菌作用的大蒜素;具有抗烟草花叶病毒病作用的海藻酸钠等。
植物源农药又称植物性农药。是利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农药,包括从植物中提取的活性成分、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类别有植物毒素、植物内源激素、植物源昆虫激素、拒食剂、引诱剂、驱避剂、绝育剂、增效剂、植物防卫素、异株克生物质。
微生物农药。这类农药是利用一些对病虫有毒、有杀伤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通过一 定的方法培养,加工而成的一类药剂,如苏云金杆菌、白僵 菌、核多角体病毒等。(3)植物性农药。这是一类以植物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药剂,如鱼藤、烟草、除虫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