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在硫酸作用下生成糠醛,糠醛再与蒽酮作用形成绿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有关。在625 nm波长下的OD值与糖含量成正比。由于蒽酮试剂与糖反应的呈色强度随时间变化,故必须在反应后立即在同一时间内比色。
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原理和方法。学习植物可溶性糖的提取方法。
一 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比色法测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蒽酮可以与游离的已糖或多糖中的已糖基、戊糖 基及已糖醛酸起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1、%乙醇。葡萄糖标准溶液(100μg/ml):准确称取100mg分析纯无水葡萄糖,溶于蒸馏水并定容至100ml,使用时再稀释10倍(100μg/ml)。
2、这里介绍的是蒽酮比色法,糖在硫酸的作用下生成糖醛,糖醛再与蒽酮作用,形成一种绿色的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糖含量有关。方法简便,但没有志一性,对于绝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都能与蒽酮反应,产生颜色。
3、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为冰水不变色的原因是温度低蒽酮试剂与糖类不反应。
4、显色反应非常灵敏。不要在溶液中混合纸屑和灰尘。H2SO4应为高纯度。不同糖和蒽酮的显色性和稳定性不同。
5、蒽酮比色法 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蒽酮可以与游离的己糖或多糖中的己糖基、戊糖基及己糖醛酸起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本法多用于测定糖原的含量,也可用于测定葡萄糖的含量。
6、一 实验目的 掌握蒽酮比色法测糖的原理和方法 二 实验原理 蒽酮可以与游离的已糖或多糖中的已糖基、戊糖 基及已糖醛酸起反应,反应后溶液呈蓝绿色,在620nm处有最大吸收。
1、因为植物体内的可溶性糖主要是指能溶于水及乙醇的单糖和寡聚糖。
2、蒽酮反应液 称取0.6g蒽酮,倒入棕色瓶中,加10ml无水乙醇助溶,将300ml75%硫酸倒入棕色瓶中,用吸管轻轻吹打,直至蒽酮完全溶解,临用前配制。
3、蒽酮试剂配制时需要使用浓硫酸是因为浓硫酸在此法中作催化剂、氧化剂和酸性的作用。配制蒽酮试剂时硫酸的浓度(若硫酸浓度过高会脱水太过强烈导致炭化过度,太低反应不完全,可生成沉淀),所以需要硫酸的氧化作用。
4、.2%的蒽酮-硫酸如何配置过程:计算所需浓硫酸的体积、用量筒量取浓硫酸 、溶解、恢复至室温、转移、洗涤、振荡、定容、摇匀、装液。溶解0.2g菌酮于浓硫酸(AR95%)100ml中,当日配制试用。
5、Molish试剂:取5g α-萘酚用95%乙醇溶解至100mL,临用前配制,棕色瓶保存。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1%淀粉溶液。操作方法 取试管,编号,分别加入各待测糖溶液1 mL,然后加两滴Molish试剂,摇匀。
6、因此可用此方法测定多糖含量。b试剂2g/L蒽酮试剂:溶解2g蒽酮于1L浓硫酸(98%的浓硫酸)中,当日配制使用。
1、总之,蒽酮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是一种简单、快速、具有灵敏度和特异性的鉴别方法。通过对不同试剂与蒽酮类化合物发生的颜色反应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确定蒽酮类化合物的存在和性质,从而进行正确的鉴别和分析。
2、硝酸银溶液。鉴别蒽醌和蒽酮的首选试剂是硝酸银溶液,蒽醌与蒽酮的区别:蒽醌能溶解于碱溶液中,显红色或紫红色,加酸后颜色消失,若再加碱又显红色。蒽酮必须被氧化成蒽醌后,才会呈阳性反应。
3、用于检查羟基蒽醌,阳性反应现象是显红色或红紫等颜色。Borntrager反应,即羟基蒽醌衍生物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或红紫等颜色,是检识中药中羟基蒽醌成分存在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对羟基蒽醌结构的判定也有辅助作用。
4、苯酚加硫酸法。需要多糖的纯品和特定的酶;蒽酮加硫酸法。多糖在浓硫酸水合产生的高温下迅速水解,产生单糖,单糖在强酸条件下与苯酚反应生成橙色衍生物。
5、分光光度分析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长链多糖在水溶液中离解后可与染料等阳离子相互结合发生反应,从而引起染料吸收光谱的变化进行测定。这种方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可以用于实际样品的测定,通常有两种常见方法。
6、苯酚法 苯酚法可用于甲基化的糖、戊糖和多聚糖的测定,方法简单,灵敏度高,基本不受蛋白质存在的影响,并且产生的颜色稳定160min以上。蒽酮比色法 一个快速而简便的定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