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因为脑血栓多会造成咽腔局部肌肉功能不协调,进而出现单侧的吞咽功能障碍。在对这类脑血栓病人进行问诊的时候,很多人会说,自己除了有流口水的症状外,还出现过言语不清晰、一过性的单侧肢体不适、反应迟缓等。再者,部分流口水的患者还会伴有周围性面瘫,如口角歪斜等,这都是轻度脑血栓所致。
脑血栓形成是供应脑组织的血管(主要的是颈内动脉、椎基底动脉和颅内动脉)出现梗阻而产生的一系列的症状,如出现肢体麻木、偏瘫、口眼歪斜、严重的可能会导致昏迷状态等。而导致脑血栓形成的原因,以脑动脉硬化改变为主。
脑血栓轻微者表现为一侧肢体活动不灵活、感觉迟钝、失误,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但由于发生的部位不一样,脑血栓的症状也不一样。脑栓塞常见症状脑栓塞起病急,多无先兆,症状和脑血栓形成相似,有头痛,呕吐,意识不清,偏瘫等症状。
突发性头痛 脑血栓患者常常会出现突发性的头痛,这主要是因为血栓堵塞了血管,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发的头痛症状。这种头痛通常是持续的,伴随着局部疼痛感加剧的情况。初时可能较轻,但会逐渐加重。这种突发性头痛常常是脑血栓的早期信号之一。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常见的表现之一。
脑血栓症状由于发病机制不同,通常所表现的症状不同。如果影响到语言功能区域,患者可能会出现语言功能障碍,可能会听不懂别人讲话,也可能自己讲不出话,甚至完全性失语,也有可能表现为构音障碍,即讲话时吐词不清楚或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面瘫等表现。
脑出血发病凶险,死亡率高,但只要闯过难关,后遗症轻;脑梗塞发病缓慢,死亡率低,但多会留下后遗症。 第一,发病机制不一样。 脑出血是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入周围脑组织,一方面使颅内压力升高;另一方面,由破裂血管供血的脑细胞会因为得不到血液供应而缺血缺氧死亡。
中风病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的统称,具有发病急,病情危重,后遗症严重,致残率高合并症多的特点。中风病是怎样发生的?虽然中风病发病急骤,但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风病人在发病前体内就已经发生了病理改变,这种病理改变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加上某种诱因就突然发病了。
脑血栓和脑中风均指脑血管病,只是名称上有区别。中医习惯称脑中风为脑血管病,其实中风包含梗死、出血、栓塞。中风包含所有脑血管病,脑血栓只是中风的一个类型,通常中医都称为中风,而西医分的较细。
脑栓塞(1)起病急骤,症状多于数秒钟或数分钟达高峰。(2)既往有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如风心病,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心房纤颤,心肌病,心肌梗塞等病史。(3)全脑症状较轻,神志多清晰或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多无头痛、呕吐及生命体征改变。
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出血(脑溢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中风包括:脑梗塞(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塞、多发性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通常表现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易发脑中风多为中老年人。
脑栓塞是指因异常的固态、液态、气态物体(被称作栓子)沿血循环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该病占脑血管病的15-20%。
脑栓塞急性期病死率为百分之五到十五,多死于严重脑水肿,脑疝,肺部感染和心力衰竭,存活的脑栓塞病人多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如果栓子来源不能消除,百分之十到二十的病人可能在病后10日内再发,再发病死率高 结合你所讲的病情,你老姨醒过来的可能性真的不很大,不好意思,中西医都没的办法。
心理康复:脑血栓病人由于突然患病,言语障碍、肢瘫、生活不能自理而产生恐惧、焦虑情绪,认为自己是一个残废人了,继而产生悲观,甚至绝望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