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哪些是高毒物质?

1、高毒物质是指在环境中不易降解、生物蓄积性强、毒性较大的化学物质,对人类和环境都有潜在危害。常见的高毒物质包括:重金属:如铅、汞、镉、铬等,这些重金属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2、二恶英的毒性超氰化物一百多倍,号称世界上最毒的化合物,其中最毒的2,3,7,8-四氯二苯并对二恶英,致死量不到0.1mg,毒性是氰化物的几千倍。金属钋-210 钋-210非常稀有,并且具有极高的毒性,其毒性是氰化物的1000亿倍,号称,据说不到0.1g就能杀死全世界所有的人。

3、氰酸钾 、一氧化碳、 水银 、氧化砷、 二氧化硫。氰酸钾的危害:健康危害,给狗腹腔注射400mg/kg,出现呕吐、流泪、流涎、呼吸加快、震颤、抽搐等,甚至死亡。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该品不燃,高毒,具刺激性。

4、有毒物品 dú 有害的性质或有害的东西:~气。~性。~饵。~药。~蛇 有毒物质分类 有毒物质可分为无机毒物和有机毒物两大类。无机毒物如汞、铅、砷、镉、铬、氟等,其中有许多能在生物体中富集、积累。

5、甲醛为较高毒性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许多物质一起生成化合物,又具有防皱、阻燃、固色、杀菌等作用,因此在建材、纺织、粘和、防腐溶液等领域中都会用到甲醛。

有机合成工艺与开发——溶剂的选择

1、选择对组分有一定溶解性的溶剂可提高反应效率,如往水相中的反应添加乙醇或者DMSO。某些反应,非均相的条件也可能增加副反应。 酰胺的大规模制备通常用到Schotten-Baumann反应,具体来说,将胺与酰氯或酸酐缩合,再用碱溶液中和生成的酸。如果不加碱,等摩尔量的胺和酰氯反应的理论收率只有50%。

2、环保与安全的权衡:NMP环保但存在生殖毒性,2-甲基四氢呋喃在有机金属反应中稳定,但易引发过氧化物生成。MEK和MIBK的反应活性和臭氧影响,需谨慎使用,共沸物则助于挥发性组分的分离与反应效率。

3、酸性溶剂:这类溶剂给出质子的能力强于接受质子的能力,如甲酸、硫酸等。碱性溶剂:接受质子的能力较强的溶剂,如乙二胺(NH2CH2CH2NH2)等。两性溶剂:即给出质子和接受质子能力相当的溶剂,如水、甲醇、乙醇等。惰性溶剂:既不能给出质子也不能接受质子的溶剂,如苯、氯仿等。

大哥,有机化学难点,谁能整理一下,给小的呀

碳正离子机理:碳正离子机理进行的过程可表述如下:试剂首先离解成离子,正离子与烯烃反应形成碳正离子,这是决定反应速率的一步,π键断裂后,C—C键可以自由旋转,然后与带负电荷的离子结合,这时结合就有两种可能,即生成顺式加成与反式加成两种产物。

X2 = 2X·,这个反应焓正值越小,说明卤素原子越容易形成,则越稳定。以这种定义,自由基的稳定性可以进行相对比较。

此反应叫傅瑞德尔-克拉夫茨反应(傅-克反应),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一般用苯或硝基苯做溶剂,催化机理是从氯代烃中夺走氯形成[AlCl4]-,并使有机物转化为碳正离子,再和苯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反应加热,使生成的HAlCl4分解为HCl,AlCl3,然后再催化。

乙酰氯保护氨基的条件

为了保护一级胺, 可将胺和丁二酸酐或邻苯二甲酸酐在150~200 ℃共热, 引进丁二酰基或邻苯二甲酰基, 在不太强烈的条件下形成非环的单酰胺(酰胺酸) , 用混合的脱水剂, 如乙酰氯或亚硫酰氯处理时, 通常可转化成环状酰胺.另外, 也可将胺与酸酐在苯或甲苯中与三乙胺回流, 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水用共沸蒸馏除去。

加入冰乙酸、乙酸酐或乙酰氯酰化即可,也可让对氨基苯乙酸缩聚(要控制产物,使其分子量不要过大,最好能由2至10个对氨基苯乙酸分子成一个环,否则不容易在解聚)。

不能用来保护氨基的试剂甲酯或乙酯。氨基不可以用甲酯或乙酯试剂来保护。氨基保护可以用乙酰氯,氯乙酰氯之类的,溶剂有用THF、丙酮、二氯甲烷。保护氨基的步骤。应需要对间氨基苯甲酸的氨基进行保护。反应是苯环上进行取代,要求官能团还接在氨基的对位。再将氨基上的保护基团去掉。

丙二酸二乙酯怎么制备?

1、氯乙酸先转化为钠盐,然后用KCN取代氯,再酸化得到氰乙酸。

2、可以用丙二酸脂合成法。具体如下:丙二酸二乙酯+异丙基溴(反应条件:EtONa,EtOH)生成 (CH3)2CHCH2(CO2Et)2 再加酸加热 生成3-甲基丁酸。甲醇、乙醇分别用SOCl2得到对应氯代烃。

3、丙二酸二乙酯和醇钠的醇溶液作用生成正离子,再和4-二溴丁烷作用生成2-环戊基丙二酸加热脱羧,即可制得环戊酸。环己酸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可用于合成抗孕392药物和治疗血吸虫新药吡喹酮药物等;还可用作硫化橡胶增容剂、石油澄清剂。

烷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

1、烷基化反应是一种有机化学反应,将烷烃与烷基卤化物(如卤代烷)或烷基醇(如醇)反应,生成烷基化产物。

2、取代的丙二酸酯、乙酰乙酸酯水解后容易脱羧、分解成取代乙酸或酮,此反应广泛用于有机合成。这些烷基化反应都是在无水条件下进行的。③相转移催化的烷基化。利用相转移催化剂使处于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系统中的反应物进行反应。无需在无水条件下操作,可以用浓氢氧化钠水溶液代替无水醇钠。

3、烷基化反应为可逆反应故烷基苯可进行歧化反应即一分子烷基苯脱烷基变成苯另一分子烷基苯增加烷基变成二烷基苯;生成的烷基苯更容易进行烷基化反应故烷基化反应能生成多元取代产物。

4、烷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较为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烷基卤素和芳香烃发生表面吸附,形成复合物; 烷基卤素分子发生解离,生成烷基自由基和卤离子; 烷基自由基与芳香烃发生芳香自由基取代反应,形成烷基化芳香族化合物; 卤离子与自由基重新组合生成烷基卤素。

5、烷基化反应的反应机理主要分为两个步骤:反应物的活化:烷基化反应需要先对反应物进行活化。活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如Lewis酸催化、金属催化、氧化催化等。碳正离子中间体的形成:活化后的反应物容易失去一个质子,形成碳正离子中间体。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