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茚三酮显色原理

茚三酮显色反应原理是茚三酮与氨基酸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氨基酸被氧化分解,放出氨和二氧化碳,氨基酸生成醛,水合茚三酮则生成还原型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还原型茚三酮、氨和另一分子茚三酮反应,缩合生成蓝紫色物质。

除脯氨酸、羟脯氨酸和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外,所有的α-氨基酸及一切蛋白质都能和茚三酮反应生成蓝紫色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首先是氨基酸被氧化,产生 CO2 、NH3和醛,而水合茚三酮被还原成还原型茚三酮;第二步是所生成之还原型茚三酮与另一个水合茚三酮分子和氨缩合生成有色物质。

茚三酮常用来检测指纹,这是由于指纹表面所蜕落的蛋白质和肽中含有的赖氨酸残基,其上的一级胺被茚三酮检测。在室温条件下,它是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溶于乙醇和丙酮。茚三酮可以看作是是二氢茚-1,2,3-三酮的水合物。

α氨基酸与茚三酮在弱酸性溶液中共热,反应后经失水脱羧生成氨基茚三酮,再与水合茚三酮反应生成紫红色,最终为蓝色物质。脯氨酸等仲胺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生成黄色物质。该反应可广泛用于各种氨基酸的定性或定量测定。

茚三酮是一种用于检测氨或者一级胺和二级胺的试剂。当与这些游离胺反应时,能够产生深蓝色或者紫色的物质,叫做Ruhemann紫。

茚三酮显色原理茚三酮显色原理在加热条件及弱酸环境下,氨基酸或肽与茚三酮反应生成紫蓝色(与天冬酰胺则形成棕色产物。碘显色过程中由碘蒸气分子与化合物发生结合而显色,另外的解释有碘溶解于测定的化合物,或与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化合物对碘的吸附作用。

有毒有害物质?

1、【答案】: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是指由人类通过化学方法生产或制造、在工业生产或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具有污染环境、可以造成人体健康或财产损害、动植物危害的化学物质的总称。从法律控制的角度来看,目前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主要包括化学危险物品和农药两大类。

2、有毒有害物质是指在其生产、使用或处置的任何阶段中,具有会对人、其他生物或环境带来潜在危害特性的物质。有毒有害物品是指:因生产的需要需在生产过程中,或清洁、消毒、设施运作、害虫防治、化验过程中需使用到的清洁剂、消毒剂、杀虫剂、机器润滑油、化学试剂等化学品物质。

3、一般生活中的毒物主要有生物类毒物/化学类毒物两类组成,这些毒物中有些毒物摄入过量都具有危害生命的风险存在如:常见的如重金属铅、汞、蔬菜和食物中残留的各种农药、食品添加剂等,生活环境中的苯、甲醛、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物质,还有汽车尾气、工业粉尘污染、各种电磁辐射等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4m三氟乙酸怎么配置

1、实验步骤:三氟乙酸配制成20%(质量分数)左右的溶液,将比理论量稍小的三氧化二铊加入溶液中 ,微热使之全部溶解。之后将硝基苯(比理论量稍小) 逐滴加入上述溶液,并剧烈搅拌,加完后微热30min使反应完全。将配置好的碘化钾饱和溶液,逐滴加入上述溶液中,并不断搅拌,微热1小时。

2、.5mol/L*0.5L=c(浓盐酸浓度已知)*V(浓盐酸体积待求)。稀释用量筒量取V体积(上步求出)的浓盐酸在烧杯中稀同时用玻璃棒搅转移。待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入容量瓶加水定容加水使溶液凹液面和容量期瓶的刻度线平齐。再转移到试剂瓶中贴上标识(包括浓度配置时间)。

3、三氟乙酸可由3,3,3-三氟丙烯经高锰酸钾氧化制得;或由三氯乙腈与氟化氢反应,首先生成三氟乙腈,继而水解制得;也可用乙酸或乙酸酐进行电化学氟化制得。密 度 相对密度(水=1)5351 114*4=456g 456/5351=297ml 所以1L4mol/L的三氟乙酸需要水1000-297=703ml,需要纯三氟乙酸=297ml。

4、在氨基酸和多肽化合物合成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用于多肽合成中除去氨基酸的叔丁氧羰基(t-boc)保护基;三氟乙酸作为制备离子膜的原料和改性剂,可大幅提高烧碱工业电流效率,延长膜的使用寿命;三氟乙酸还可合成三氟乙醇、三氟乙醛和三氟乙酐。

在用3-甲基吡啶制备烟酸实验中,为什么要将PH调至烟酸等电点?

因为当蛋白质溶液的ph等于q等电点时,蛋白质不g带电荷。当ph大u于f等电点时,也g就是说溶液中6带了q较多的oh-,蛋白质吸附某些oh-,也d就带上n了p负电。

因为当蛋白质溶液的ph等于q等电点时,蛋白质不g带电荷。当ph大u于f等电点时,也g就是说溶液中6带了q较多的oh-,蛋白质吸附某些oh-,也d就带上n了p负电。(1)盐在水溶解度高于蛋白质,因此有大量盐在水中饱和时,蛋白质被挤出不再溶解,因而沉淀。

烟酸制备中要调节ph到3-4的原因:酸化有防止沉淀,防止水解3~4是三价铁离子的沉淀ph,所以调节ph是使铁离子沉淀。

在肌醇烟酸酯车间工作需要带的防毒口罩:一护防风式防毒口罩。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给打磨、喷漆、化工等车间工人配备对应的防护用品是国家强制要求的。

三甲基吡啶氟化试剂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