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构简式为rch2-cl或rch2cl(这里,用r表示苯基)。
2、应该是“对溴氯(化)苄”。就是甲苯上的对位氢被溴取代,且甲基上的一个氢被氯取代形成的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对溴氯化苄 该物质应当是油性液体,有毒,通常是作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其他性质查不到。
3、苄基英文名benzyl group,也称苯甲基。是一种化学物,分子式是C6H5CH2-,含有苄基的化合物苄乙腈、十六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等。
1、第二种方法:因为苯甲醇有羟基,在水中溶解性大,而乙苯是烃类烃,不溶于水。
2、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
3、取样,加入酸碱指示剂,石蕊:变红色,是苯甲酸,具有酸性,其余物质均不能使石蕊变红。
1、苯的加成反应学的只有一个,就是苯和3分子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2、只要与苯环相连的甲基上有氢原子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是苯环上连有的叔甲基(也就是你说的连有三个氯原子的情况)就不能被氧化,不能生成-COOH。
3、邻二溴苯发生傅克烷基化反应生成3,4-二溴甲苯。3,4-二溴甲苯在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得到3,4-二溴-氯甲苯。
4、溴负离子在这个位置上与碳正离子结合, 就得到1,1,4-三甲基-2,5-二溴环己烷。
5、苯和甲苯不与溴水反应,只是萃取。不属于化学反应。3:苯与液溴反应现象:在溴化铁或铁粉催化下,苯与溴反应激烈,放出溴化氢气体,液溴褪色!若有过量的溴会溶解到生成的溴苯中,使产物为棕黄色。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注: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独特的键);一种是普遍的燃烧(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甲苯与氯气和液溴能都发生反应,产物视条件不同各异,光照等条件下按自由基机理在侧链甲基上发生取代,而有卤化铁等催化条件下则在苯环上发生取代。当然氯气的化学活性强于液溴,实际反应速率也更快。
苯的加成反应学的只有一个,就是苯和3分子氢气加成生成环己烷。
卤代反应这里以溴代反应为例: ①在三价铁离子(溴化铁)催化剂下甲苯与液溴反应。
1、有机基团优先顺序:氢基、重氢基(氘基)、甲基、乙烯基、叔丁基、乙炔基、苯基、氰基、醛基、甲酰基、乙酰基、羧基、甲酯基、氨基、乙酰氨基、二甲氨基、亚硝基、硝基、羟基、乙氧基。
2、先选择主链。再为主链编号。编号时就决定了取代基的顺序。第一原则:靠近主官能团一段开始编号。第二原则:最先碰面原则。(还有取代基位数之和最小)第三原则:先小后大原则。写出完整的名称。
3、原子:原子序数大的排在前面,同位素质量数大的优先。几种常见原子的优先次序为:IBrClSPONCH (2)饱和基团:如果第一个原子序数相同,则比较第二个原子的原子序数,依次类推。
4、取代基优先顺序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决定了某一有机分子中取代基的位置。在有机化学中,分子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团可以被取代为其它基团。当有多个取代基存在时,取代基优先顺序确定哪个基团会优先替代其他基团。
5、基团次序规则优先顺序:是由双键碳上直接相连的两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来决定,原子序数大者为优。
6、中文按优先顺序,优先的基团写后面。仲丁基写前面。因为异丁基要优先一些,因为异丁基第二个碳直接相连的原子是C,C,H而仲丁基是C,H,H。所以仲丁基先写。英文按字母表顺序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