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量筒及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测出鸡蛋或花生米的密度

把鸡蛋放入清水中,然后向清水中加入食盐并搅拌,直到鸡蛋悬浮在盐水中,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值,鸡蛋的密度值与它相等。

烧杯中先装水[体积为V],在放花生米,接着用天平称少量食盐放入水中,如果花生米没悬浮,在加少量[称过的],直到花生米刚悬浮,加的盐质量为M。

④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的读数为55mL。(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再向盐水中加水,直至花生米恰好悬浮在盐水中。(3)要测量盐水的密度,需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而要测其质量,除了测出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还需测出倒出盐水后空杯子的质量,而题中遗漏了这一步。

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把花生米放入(它漂浮)。向烧杯慢慢加水,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直至花生米悬浮(如加多了水,可改成加盐水)把花生米拿出,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一部分,读出盐水的体积V。

用天平称出物体质量m 用烧杯装少量水,并测出此时烧杯+水的质量m1 将物体没入烧杯内的水中,在此时的液面做记号 取出物体,向烧杯内加水直至记号处并称量此时烧杯+水的质量m2 m2-m1除以水的密度,得出物体体积V 物体密度=m/V 只有量筒测不出来。

步骤:称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称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称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称计算表达式:ρ=m/(V2-V1)。称比重杯法:称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初二物理密度所有公式

1、密度:密度是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公式为 ρ = m/V。 压强:压强等于力除以受力面积,公式为 p = F/S。 液体压强:液体内部的压强等于液体密度乘以重力加速度乘以液体深度,公式为 p = ρgh。 浮力:- 当浮力等于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压力差时,公式为 F浮=F’-F。

2、密度的计算公式是ρ= m / V,1 g / c m3等同于103 Kg / m3。合力的计算则取决于力的方向,若F1和F2在同一直线上且方向相反,则F = F1 - F2;若方向相同,则F = F1 + F2。压强的计算公式为p = F / S,此公式适用于固、液、气。当物体竖直放置时,压强公式可简化为p =ρg h。

3、密度的基本公式:密度 = 质量 / 体积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使用千克每立方米(kg/m),日常生活中常用克每立方厘米(g/cm);1g/cm等于1×10kg/m。

4、速度:V=S/t;重力:G=mg;密度:ρ=m/V;压强:p=F/S;液体压强:p=ρgh。初中物理公式:V=S/t;G=mg;ρ=m/V;p=F/S;P=F/s=ρgh;F1L1=F2L2;w=Fs=Gh;p=W/t=Fv;η=W;I=U/R=P/U;W=Pt等。

5、⒈密度ρ: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公式: 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 单位换算: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 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⒉密度测定:用托盘天平测质量,量筒测固体或液体的体积。

6、初中物理合集百度网盘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znmI8mJTas01m1m03zCRfQ ?pwd=1234 提取码:1234 简介:初中物理优质资料下载,适合各阶段老师教学,学生日常辅导,中考冲刺,技能提升的学习。

利用器材;小玻璃杯,烧杯,水,刻度尺,小米;设计实验;测量小米的密度。

- 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计算表达式:ρ = ρ水 * (h2 - h1) / (h3 - h1) 密度计法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步骤:- 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

无需天平,使用刻度尺、烧杯、水和细针,测量小木块密度的步骤:- 准备烧杯并装满水。- 使用刻度尺测量烧杯内部的水面高度,记录为V1。- 将小木块放入烧杯中,使其漂浮在水面上,再次使用刻度尺测量水面高度,记录为V2。- 计算小木块排开水的体积V排 = V2 - V1。

浮力法(二):准备刻度尺、圆筒杯、水、小塑料杯和小石块。首先,在圆筒杯中加水至高度h1,放入塑料杯使其漂浮,测量水的高度h2。接着,放入小石块,测量水的高度h3。计算密度公式为ρ=ρ水(h2-h1)/(h3-h1)。 密度计法:使用鸡蛋、密度计、水、盐和玻璃杯。

器材:鸡蛋、密度计、水、盐、玻璃杯。步骤:1)在玻璃杯中倒入适量水,将鸡蛋轻轻放入,鸡蛋下沉;2)往水中逐渐加盐,边加边用密度计搅拌,直至鸡蛋漂浮,用密度计测出盐水的密度即等于鸡蛋的密度。测量液体密度:称量法:器材:烧杯、量筒、天平、待测液体。

将小石块轻轻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2; 将小石块从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测出水的高度h3。

...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的密度,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

④由图丁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量筒的读数为55mL。(2)实验中若加盐过量,可再向盐水中加水,直至花生米恰好悬浮在盐水中。(3)要测量盐水的密度,需测出盐水的质量和体积,而要测其质量,除了测出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还需测出倒出盐水后空杯子的质量,而题中遗漏了这一步。

测量一粒花生米(密度略大于水)的密度。可知,这粒花生米在盐水中漂浮,在水中下沉。测量步骤: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把花生米放入(它漂浮)。向烧杯慢慢加水,边加边用玻璃棒搅拌。

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某一个物理现象和规律中,因实验本身的特殊限制或因实验器材等限制,不可以或很难直接揭示物理本质,而采取与之相似或有共同特征的等效现象来替代的方法。

学科网(3)排除故障后,该同学顺利完成实验,测定下列数据根据数据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U—I图,由图知:电池的电动势为 ,内阻为 。

电桥特点 当检流计接于A、B两点显示为零时(或=0),电桥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电桥对臂电阻乘积相等,即R1xR4=R2xR3。

例2: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是每个同学必须掌握的一项实验操作技能。物理课上,老师提供了一个长方体,朱明同学的测量过程如图,他所选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mm,测量结果记录为___cm。

求密度的所有公式

液液体的密度=液体内部的压强÷液面到该点的竖直高度×g。

定义公式:P=M/V 单位:国际单位kg/m3;常用单位g/cm3;1g/cm3=1×103kg/m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密度的测量方法: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水、金属块(小)、细绳。实验步骤 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m。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

计算密度的公式主要有:ρ=m/V,其中ρ代表密度,m代表质量,V代表体积。密度的单位通常是千克每立方米(kg/m),也有克每立方厘米(g/cm),其中1g/cm等于1000kg/m。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V的单位是立方米(m)。

密度(Density)是物体的质量(m)与物体的体积(V)之比,通常用符号 ρ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密度 (ρ) = 质量 (m) / 体积 (V)密度的单位通常使用千克/立方米(kg/m)或克/立方厘米(g/cm)。 液体密度的公式 对于液体,密度可以通过测量液体的质量和体积来计算。

我来告诉你一种转换方法,先记住基本的密度计算公式把它写在一个三角形内,如下图:当已知质量m和体积V,求密度p。用手遮住要求的密度p,如下图,已知的m和v一个在上,另一个在下,所以m÷V。p=m/V。

定义公式:密度(P)等于质量(M)除以体积(V)。单位:国际单位制中为千克每立方米(kg/m),常用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1g/cm等于1×10kg/m。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以关联气体的密度、压力、温度和体积。

...发现小米沉入了水中,她想:“小米的密度是多少呢?

小米的密度一般在0.92左右,但具体数值会受到米粒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没有统一的标准。如果需要自行测量小米的密度,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准备工具:需要准备一个烧杯、一个小玻璃杯、水以及要测量的小米。测量烧杯底面积:首先通过测量算出烧杯的底面积。

小米的密度一般没有固定标准,但一般大约是0.92左右。密度不固定:小米堆的密度可不是像标准尺寸那样有个定值哦,它会因为米粒的大小不同而有所变化呢。常见数值:不过呢,如果我们大致估算一下,小米的密度一般是在0.92左右徘徊的,这个数字还算比较亲切好记吧。

小米密度2g/cm,所以100克小米大概是100×2=120毫升,大米的密度大约是67克/立方厘米。 1升=1000立方厘米,所以1升米等于1670克。

小米的密度一般在0.92左右,但这个数值并非绝对标准,因为米粒的颗粒大小会直接影响其密度。密度受颗粒大小影响:小米堆的密度并非固定不变,它会受到米粒颗粒大小的直接影响。不同品种、不同产地的小米,其颗粒大小可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密度有所差异。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