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是甲基,什么是乙基,请介绍一下系统命名法和一般命名法。

1、定义:甲基(methyl group),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2、乙基是-CH2-CH3通俗的说就是,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构成的不饱和的烃基,甲代表的就是1个碳原子,多出一根键,其他的用氢原子饱和。而乙就是2的意思。

3、把支链作为取代基,把取代基的名称(如甲基-CH4,乙基-CH2-CH4)写在“几烷”前,取代基所连主链C原子对应的数字写在最前面,并和文字用短线“-”隔开。

4、一,系统命名法(IUPAC)IUPAC有机物命名法是一种有系统命名有机化合物的方法。该命名法是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的,最近一次修订是在1993年。其前身是1892年日内瓦国际化学会的“系统命名法”。

有机化学亲电加成活性问题。不知道的别乱说!

亲电加成,顾名思义,烯烃双键上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利于反应发生,因此,根本在于判断双键上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是斥电子还是吸电子。

亲电加成反应活性顺序由大到小是苯乙酮,丙酮,乙醛,甲醛。

炔烃的亲电加成不如烯烃活泼,一般认为是由于炔烃亲电加成第一步得到的中间体是稀基碳正离子,它的稳定性不如烯烃加成第一步得到的中间体烷基碳正离子。

亲电加成活性比较就是亲点试剂对π键的进攻,所以π电子云越密集,越容易亲电加成。主要看超共轭效应供电子作用大小,双键相连的基团。反应中,不饱和键(双键或三键)打开,并与另一个底物形成两个新的σ键。

亲电加成活性比较就是亲点试剂对π键的进攻,所以π电子云越密集,越容易亲电加成。亲电加成反应(EA),简称亲电加成,是亲电试剂(带正电的基团)进攻不饱和键引起的加成反应。

因此,作为取代烷基-CH2NO2总的效应还是给电子效应。只是因为-NO2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存在,使得-CH2NO2的给电子能力不如没取代的-CH3。

笨,甲笨,乙烯的鉴别

1、化学方法鉴别甲苯、苯乙烯、苯乙炔、苯,比较复杂。建议采用如下步骤:第一,加溴水。甲苯、苯不能使溴水褪色。苯乙烯和苯乙炔可以是溴水褪色。第二,不能使溴水褪色的两种液体,分别与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2、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甲醛。2,加溴水,褪色的是乙烯,有白色沉淀的是苯酚。3,加入钠,有气体产生的是乙醇。4,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不褪色的是苯。

3、甲苯是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

甲基乙烯与溴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