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次规则:书写时要注意全面而不重复,具体规则为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由邻到间。
2、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关键在于书写的有序性和规律性。“等效氢法”推断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判断烃的一元取代物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的关键在于找出“等效氢原子”的数目。
3、书写同分异构体时,关键在于书写的有序性和规律性。 例⒊写出分子式为C7H16的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4、在书写时,往往易漏写。为了防止漏写,应注意先选好最长的碳链为母链,并找出对称中心或对称轴,按以下规律书写: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排列有同到异(由邻到间)。
、 ⑤甲酚的异构化: 异构化催化剂主要有下列几类:①弗瑞德-克来福特型催化剂,常用的有三氯化铝-氯化氢、氟化硼-氟化氢等。1这类催化剂活性高,所需反应温度低,用于液相异构化,如正丁烷异构化为异丁烷,二甲苯的异构化等。
异构化是改变化合物的结构而分子量不变的过程。一般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或基团的位置的改变。常在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x0d\x0a\x0d\x0a主要有气相法和液相法两种。
异构化是可逆反应,反应常常可进行到接近平衡转化率。由于反应热效应很小,温度对平衡组成影响不甚显著,但低温操作有利于减少副反应。液相异构化反应温度一般为 90~150°C。气相异构化反应温度则为300~500°C。
有机物的分类依据有组成、碳链、官能团和同系物等。有机物的同分异构种类有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和官能团的种类异构三种。对于同类有机物,由于官能团的位置不同而引起的同分异构是官能团的位置异构,如下面一氯乙烯的8种异构体就反映了碳碳双键及氯原子的不同位置所引起的异构。
异构反应又叫异构化反应由一个化合物转变为其异构体的反应叫做异构化反应。例如,正丁烷在三溴化铝及溴化氢的存在下,在27摄氏度可发生异构化反应而生成异丁烷。我以前跟老师说我自己的理解是同分异构题间的相互转化,老师说对的。
1、其不含碳碳双键,能与溴化氢反应说明是三元环与溴化氢发生开环反应。a是正戊炔hc三c-ch2ch2ch3,b是ch3-c三c-ch2ch3,c是环bai戊烯,d是环戊烷,a能与硝du酸银的氨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是正戊炔银ag-c三c-ch2ch2ch3。结构简式和系统命名如下:CH2=CH-CH2-CH3,1-丁烯。
2、常温下加入溴水,环戊烷不能使之褪色,另外两种则可以,先鉴别出环戊烷;再重新取余下两种样品,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2-环丙基戊烷不能使之褪色,乙烯基环己烷使之褪色。鉴别完毕。本体关键是利用“小环烷烃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的道理,来鉴别小环烷烃与烯烃。
3、环己烷 80度左右,环戊烷 50度左右。其实,用核磁也很容易鉴别。
4、除了环丙烷,其它环烷烃都不是一个平面的,具体构象(指最稳定的构象)见图。
1、c5h10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直链状的有2种:C=C-C-C-C,C-C=C-C-C。支链是甲基的有3种:C=C-C-C(第5个碳在第2,3位),C-C=C-C(第5个碳在第2位)。环状的有4种:五元环,四元环外有一个甲基,三元环外有2个甲基或一个乙基。
2、C5H10共有九种同分异构体。书写同分异构体的基本方法:主链由长到短,支链由整到散,位置由心到边(烃基不能到端),排布由邻位到间位,再到对位(或同一个碳原子上)。对于C5H10,我们可以这样考虑,首先计算不饱和度为1,可能为环或含有一个双键。
3、C5H10,分子中有一个不饱和度,也就是说,结构中有一个碳碳双键或一个环状结构。先分析烯烃(一个碳碳双键的)有6种(含有2种是顺反异构);环状结构有4种:环戊烷,甲基环丁烷;乙基环丙烷,二甲基环丙烷。
4、属于烯烃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分别是:1-戊烯;2-戊烯;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
5、C5H10是一个分子式表示有五个碳原子和十个氢原子的化合物。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包括以下几种:n-戊烷(正戊烷)分子结构为CH3-CH2-CH2-CH2-CH3,所有碳原子是直线排列。 2-甲基丁烷(异戊烷)分子结构为CH3-CH(CH3)-CH2-CH3,其中中间的碳原子与其他三个碳原子连接成一个分支。
6、c5h10的同分异构体有CH2 =CH-CH2-CH2-CH3 ,CH3-CH =CH-CH2-CH3,符合C5H10的烃有两类:烯烃和环烷烃。若为烯烃,同分异构体有:CH2 =CH-CH2-CH2-CH3,CH3-CH =CH-CH2-CH3。具有相同分子式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为同分异构体。很多同分异构体有相似的性质。
1、螺戊烷的二氯代物有9种,异戊烷(沸点28°C)和新戊烷(沸点10°C),“戊烷”一词通常指正戊烷,即其直链异构体。戊烷为脂肪族饱和烃,化学性质稳定,常温常压下和酸、碱不作用。600℃以上高温或在适当催化剂存在下发生热解,生成丙烯、丁烯、异丁烯、丁烷和异丙烷等混合物。
2、两个氯在一个环上就有两种,如果在两个环上,实际上也有两种,因为它就具有手性了,有两种构型。
3、螺戊烷的二氯取代有9种。烷即饱和烃,是只有碳碳单键的链烃,是最简单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烷烃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达到最大值。分子中每个碳原子都是sp3杂化。最简单的烷烃是甲烷。烷烃失去一个氢原子剩下的部分叫烷基,一般用R-表示。因此烷烃也可以用通式RH来表示。
4、种,画出图来,可以发现异戊烷有四种碳原子,这样两个氯连在不同的碳上有6种情况,连在同一个碳上有三种情况。共九种。
5、C5H12 是戊烷,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正戊烷的二氯代物有9种 异戊烷的二氯代物11种 新戊烷的二氯代物2种。
6、H12的一氯代物:正戊烷有3种,异戊烷4种,新戊烷1种。一氯代物也称为一氯取代物,一般指有机化合物,是指有机物中一个氢被氯取代的情况。含氯的无机物称为氯化物,在有机物中称为一氯取代物。比如有一氯甲烷,一氯乙烷。
CH的同分异构体一共有三种。分别为正戊烷(无支链,主链上5个C)、异戊烷(主链4个C,有一个甲基,位于第二个C上)和新戊烷(就是类似十字架的那种,主链三个C,中间的C一共连了4个甲基)。具体的结构式如下。
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都是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是主链上有5个碳的戊烷。结构式如下。异戊烷是主链上有4个碳的戊烷。结构式如下。新戊烷是主链上有3个碳的戊烷。结构式如下。新戊烷相比正戊烷和异戊烷,主链碳最少,支链最多。最重要的是新戊烷是一个完全对称的结构。
n-戊烷(正戊烷)分子结构为CH3-CH2-CH2-CH2-CH3,所有碳原子是直线排列。 2-甲基丁烷(异戊烷)分子结构为CH3-CH(CH3)-CH2-CH3,其中中间的碳原子与其他三个碳原子连接成一个分支。 2,2-二甲基丁烷(新戊烷)分子结构为(CH3)2CH-CH2-CH3,其中有两个甲基基团连接在第二个碳原子上。
新戊烷都是戊烷的三种同分异构体。正戊烷是主链上有5个碳的戊烷。结构式如下。异戊烷是主链上有4个碳的戊烷。结构式如下。新戊烷是主链上有3个碳的戊烷。结构式如下。新戊烷相比正戊烷和异戊烷,主链碳最少,支链最多。最重要的是新戊烷是一个完全对称的结构。因此新戊烷的沸点最低。
解析:正戊烷:H3C - CH2 - CH2 - CH2 - CH3 碳架结构:C1 - C2 - C3 - C2 - C1 以中心碳原子为对称轴,一氯代物共有3种构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