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汞亦可写作銾)。它的化学符号是Hg,它的原子序数是80。它是一种很重、银白色的液态过渡金属。因着这特性,水银被用于制作温度计。纯汞是有毒的,但它的化合物和盐的毒性非常高,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的损伤。因此,今天的温度计大多数使用酒精取代汞。
2、汞就是水银,一种有毒的银白色一价和二价重金属元素,它是常温下唯一的液体金属,游离存在于自然界并存在于辰砂、甘汞及其他几种矿中。常常用焙烧辰砂和冷凝汞蒸气的方法制取汞,它主要用于科学仪器(电学仪器、控制设备、温度计、气压计)及汞锅炉、汞泵及汞气灯中 mercury——元素符号Hg。
3、汞是一种化学元素,俗称水银。汞的符号为Hg,原子序数为80,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第80位。它是一种银色液体,在常温常压下为唯一一种自然存在的液态金属。汞是一种有毒的物质,长期接触或吸入汞蒸气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包括神经毒性、消化系统问题等。
4、汞和水银其实是一种物质,汞是学名,水银是俗称。元素符号Hg,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熔点-387℃,沸点356℃,密度159克/立方厘米。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常温下蒸发出汞蒸气,蒸气有剧毒。天然的汞是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
5、汞就是水银,元素符号Hg,即由水银组成。汞是化学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称水银。还有“白澒、姹女、澒、神胶、元水、铅精、流珠、元珠、赤汞、砂汞、灵液、活宝、子明”等别称。元素符号Hg,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6周期、第IIB族,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
1、无机汞有HgSO Hg(OH) HgCl HgO , 它们因溶解度低, 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能力很弱, 但在土壤微生物作用下, 转化为具有剧烈毒性的甲基汞, 也称汞的甲基化。 微生物合成甲基汞在好氧或厌氧条件下都可以进行。
2、Ca(OH)2微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量非常非常少,所以不会与重金属离子发生反应。
3、海泡石粘土的强吸附性和膨润土的强阳离子交换能力使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固定,降低了它的活性;第三,改变了土壤的pH 值,像海泡石粘土的pH 值将近9,从而可降低重金属的溶解度;第四,增加了土壤中的有效性Ca,Mg含量,使作物的Ca,Mg含量提高,作物中的Ca,Mg对重金属元素有拮抗作用。
4、c) 沉淀法,沉淀法是利用一些物质与重金属形成沉淀,来降低土壤溶液中重金属离子的溶解度,从而有效地降低植物体的重金属浓度。d) 加入吸附剂,吸附剂可以钝化土壤中的重金属,降低重金属的活性,以减少的吸收。e) 拮抗法,利用离子间拮抗作用来降低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
5、**微生物活性下降**:土壤酸化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活性,进而影响土壤的生物化学循环。 **重金属活化**:土壤酸化会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溶解度,使其更容易被植物吸收,从而进入食物链,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装瓶保存:将配制好的甲基汞标液装入干净的瓶子中,密封保存,避免溶液受到污染或挥发。标定浓度:在使用甲基汞标液前,需要进行浓度标定,以确保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安全操作:甲基汞是一种有毒物质,需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口腔。
甲基汞物质理化常数 稳定性 常温下较稳定,遇高温或明火会产生有剧毒的蒸气。
甲基汞,以其国标编号CAS号22967-92-6而知名,中文名称为CH3Hg,英文名称则为Methyl mercury和Methyl mercury ion。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H3Hg,其物理形态和特性值得我们关注。从外观上观察,甲基汞通常呈现出独特的形态,但具体描述需要参考详细的化学实验报告。
在其危害环境方面的特点是:微量浓度即可产生毒性(一般为1~10毫克/升,汞、镉为0.01~0.001毫克/升);在微生物作用会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如洋-甲基汞);可被 生物富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造成慢性路线。
有机汞系亲脂性毒物,主要侵犯神经系统。有机汞中毒的主要表现有:无论任何途径侵入,均可发生口腔炎,口服引起急性胃肠炎;神经精神症状有神经衰弱综合征,精神障碍、谵妄、昏迷、瘫痪、震颤、共济失调、向心性视野缩小等;可发生肾脏损害,重者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尚可致心脏、肝脏损害,可致皮肤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