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本题的解答关键是必须先弄清18g残留固体的成分,然后根据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n(SO42-)=n(BaCl2)=4×0.4=6(mol)。若原混合液中溶质全部是CuSO4,由Fe+CuSO4==FeSO4+Cu知,需Fe的质量为:6×56=86(g)。
Ba(OH)2 + CuSO4 = Cu(OH)2 + BaSO4 当CuSO4过量时,溶液导电性又重新增加。
通过2n(Na+)大于等于n(SO42-),可知CuSO4的物质的量大于NaCl,电解溶液开始时,相当于电解氯化铜,之后氯离子反应完,相当于电解铜离子和水中的氢氧根离子,随着电解进行,铜离子消耗完,相当于电解水。
解析:这两个题主要考察元素化合物性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元素化合物的性质。这种题很容易解--- 治疗胃酸过多,那就必须把这种药吃下去。既然吃下去,那就要安全。不能对身体造成伤害。A:氧化钙是生石灰,具有氧化性。且遇到水立即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可以腐蚀黏膜组织,和灼伤粘膜。
解析:A项M的分子式为:C9O4H6其相对分子质量是178,B项1 mol M最多能与3mol 发生反应,除了酚羟基临位可以发生取代,还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C项除了酚羟基可以消耗2mol ,酯基水解也消耗1mol ,水解又生成1mol酚羟基还要消耗1mol 所以共计消耗4mol .D项酚与碳酸氢钠不反应。
解析:得草图需要了解的相关化学背景:①乙炔在O里燃烧时,产生的氧炔焰的温度很高(3 000 ℃以上),可用来切割和焊接金属。2C2H2+5O2=点燃=4CO2+2H2O (氧炔焰)②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第一步: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NH3+CO2+H2O=NH4HCO3。
1、—CH3和一OH在苯环的邻位和对位时除了命名有不同外,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都有不同。
2、甲基和羟基都是邻对位定位基。但是产生的原因不一样。甲基是由于超共轭效应,因而是给电子基。羟基是由于共轭效应,因而是给电子基。共轭效应要比超共轭效应明显的多。所以羟基的定位效应要大的多。甲基是弱活化邻对位定位基。氯是弱钝化间位定位基。两者的效应差不多。所以是混合物。
3、只有处于对位,苯环上的4个氢才是完全对称的,属于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4、一个苯环上,对位上分别有一个羟基和一个CH3,这种物质命名为:对甲苯酚。由于羟基(-OH)和甲基(-CH3)都是第一类定位基--邻对位定位基,那么如果被溴取代的具体位置要看谁的定位效果强,定位能力-OH-CH3,所以被溴取代的结果,以-OH的定位为主,应该在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
5、通过-OH的共轭和诱导效应,可以使邻对位的H比较活泼,对间位的基本上没有增强影响。
6、所以邻羟基苯甲酸酸性最强。对位的羟基可以通过给电子的共轭效应影响苯环,使得羟基邻对位的电子云密度上升,如果羧基正好处于邻对位,就得到了部分负电荷,显然不容易电离了。而间位的羧基正好相反,羟基给电子的共轭效应无法作用到羧基上,所以间羟基苯甲酸容易电离一些。

邻甲酚主要用作合成树脂,还可用于制作农药二甲四氯除草剂、医药上的消毒剂、香料和化学试剂及抗氧剂等,其下游产品主要有合成树脂邻甲酚酚醛树脂、邻甲基水杨酸、对氯邻甲苯酚、邻羟基苯甲醛、2-甲基-5-异丙基酚和抗氧剂等。此外还可用于癸二酸生产的稀释剂、消毒剂以及增塑剂等。
邻甲基苯酚,又称邻苯酚,分子式为C7H8O,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可燃。
邻甲苯酚的紫外吸收产生于分子价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邻甲基苯酚,又称邻苯酚,分子式为C7H8O,分子量为1014,是一种无色结晶,有芳香气味,可燃。
邻甲基苯酚的官能团是羟基,有时为了和醇的官能团区分开,也就酚羟基。
C6H5OH+3CI2===C6H2CI3OH(2,6-三氯苯酚)+3HCI。邻甲基苯酚,又称邻苯酚,分子式为C7H8O。过量氯气分子式为Cl2,这两个的反应是替代反应,反应式是C6H5OH+3CI2===C6H2CI3OH+3HCI。
邻甲基苯酚+KMnO4+H2SO4→邻甲基苯醌+K2SO4+MnSO4+H2O,方程式好难配,邻甲苯醌强氧化性,不稳定,可以发生很多副反应。
FeCl3溶液: 邻甲苯酚与其发生显色反应(紫色)。(2)加入金属Na:苯甲醇与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H2。鉴别就是要找出三种物质的不同之处,先加入na单质,能冒气泡的是苯甲醇,醇能与na单质反应。再取另外两种加入kmno4(紫色)。苯酚是固体,其他四种是液体。
西亚试剂由苯酚和氯仿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而得。改进的制法是用邻甲苯酚为原料,光气化、氯化后进行水解,即获得水杨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