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钠的密度大。钠的密度通常为0.97g/立方厘米,而苯的密度0.88g/立方厘米。钠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为Na,原子序数为11,原子量为299。它是第一类金属元素之一,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易切割,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导电性。钠是地壳中广泛分布的元素,可以从天然盐矿等矿物中提取。
2、说几个简单的:钠,钾的密度比水小,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苯的密度比水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氨水的密度也比水小, 氨水溶液越浓溶液密度越小 氨水越稀密度越大。
3、金属钠密度0.97略小于水,熔点也较低,仅98C略小于水。金属钠具有还原性,能与水反应放热,使漂浮在水面的金属钠块很快熔化成扁球状的液滴,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能托起液滴使其漂浮运动。(2)苯是有机物,与水混合时会分层,苯在上层。钠与苯不反应。
4、甲苯的密度为0.866g/cm,钠在室温下的密度为0.968g/cm,所以钠的密度更大。
5、水原来与苯分层,水密度比苯大,在下层。钠与水反应放出氢气,而不与苯反应,且钠密度比水小,但是比苯大。钠放入后进入二者界面反应放出气体,推动钠往上跳动 进入苯层,但因为密度又比苯大,马上下沉。然后又继续和水反应,如此反复。
1、别信那3个热心网友的,苯密度比钠小的。可以保存,但是苯有毒性和挥发性。不适合保存。
2、C 贮存金属钠的物质通常是煤油,这是因为煤油的密度比金属钠小,能把金属钠与空气隔绝,且煤油不与钠反应。苯、石蜡油的密度都比金属钠小,且不与钠反应,可用于保存钠。钠与水剧烈反应,不能用水保存钠。
3、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大量通常储存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金属钠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与煤油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反应成有机酸钠等物质附着在钠表面。当保存在石蜡油中时,空气中的氧气也会进入石蜡油,使金属钠的表面变灰,形成氧化物膜。
4、钠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锂存放于固体石蜡或者白凡士林中。大量通常储存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金属钠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与煤油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反应成有机酸钠等物质(呈黄色)附着在钠表面 。
5、钠可以安全地保存在液体石蜡、矿物油或苯系物中,并且在大规模存储时,通常使用充满氩气的铁桶来密封保存。不应将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因为煤油中的有机酸等成分可能会与钠发生反应,形成黄色有机酸钠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附着在钠的表面。
6、钠的保存方法:浸放于液体石蜡、矿物油和苯系物中密封保存,大量通常储存在铁桶中充氩气密封保存。金属钠不能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与煤油中的有机酸等物质反应成有机酸钠等物质(呈黄色)附着在钠表面。当保存在石蜡油中时,空气中的氧气也会进入石蜡油,使金属钠的表面变灰,形成氧化物膜。

金属钠密度0.97略小于水,熔点也较低,仅98C略小于水。金属钠具有还原性,能与水反应放热,使漂浮在水面的金属钠块很快熔化成扁球状的液滴,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能托起液滴使其漂浮运动。(2)苯是有机物,与水混合时会分层,苯在上层。钠与苯不反应。
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如下:钠会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钠的密度小于水。钠熔化成一个银色小球,继续浮在水面上:这是由于钠与水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钠本身的熔点比较低,因此会迅速熔化。钠会在水面上游动,并发出嘶嘶声:钠与水反应会产生大量的氢气,氢气气泡的作用使得钠在水面上游动。
钠会浮在水面上;原因 钠的密度小于水。 钠熔化成一个银色小球,浮在水面上;原因 钠与水的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而钠本身的熔点比较低。
当钠被投入水中,它会浮在水面上,这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钠会在水面上迅速游动,伴随着轻微的嘶嘶声,这是由生成的氢气推动钠游动而产生的声音。随着反应的进行,钠会逐渐融化成一个小球。反应后,如果在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会变为红色,这是生成了氢氧化钠(NaOH)的迹象。
钠会浮在水面上;原因 钠熔化成一个银色小球,浮在水面上;原因 钠会在水面上游动;原因 发出爆炸声;原因 (氢气是可燃性气体,混入空气点燃会发生爆炸。)看到明显的红色。原因 钠与水的反应生成的是NaOH,是强碱,如果水中滴入了酚酞试液,就会变红。
钠成小球状:反应生成大量的热,而钠的熔点本身就底,钠被熔化,在水面上呈小球状。浮:是因为钠的密度比水小,而且生成气体对它又有一个力的作用。游:反应生成气体,气体在释放的过程中对钠产生不同的力,推动钠游动。红:生成NaOH遇酚酞变红。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加入溴水。原因: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苯酚钠溶于水,而苯与水互不相容,可以用分液的方法将苯酚钠溶液和苯分离。苯酚跟溴水在室温下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而三溴苯酚溶于苯中,所以不能用溴水分离。
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以用液液分配法,直接用分液漏斗分就可以了,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因此下层为水,上层为苯。
苯的理化性质如下:物理性质 苯的沸点80.1℃,熔点5℃,在常温无色,透明,有芳香气味,易挥发。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cm3,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高。苯难溶于水,1升水最多溶解8克苯;但苯是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
【】苯的性质 苯(benzene)是无色、易挥发、易燃,有芳香气味的液体。苯的分子式C6H6,分子量711,相对于水的密度为0.8765,熔点5℃,沸点80.1℃。产品为无色至浅黄色透明油状液体。苯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和四氯化碳等许多有机溶剂。有毒、有麻醉性。燃烧时发出光亮。
熔点5℃,沸 点80.1℃,相对密度0.8765(20/4℃)。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能与乙醇、乙醚、二硫化碳等有机溶剂混溶。能与水生成恒沸混合物,沸点为625℃,含苯 92%。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应中常加苯蒸馏,以将水带出。苯在燃烧时产生浓烟。 苯能够起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
如是溶液,可以鉴别:分别取10ml 溴苯、苯在大试管中,在两个溶液中各加入20ml氢氧化钠溶液,两个试管中的溶液都出现了分层,其中上层液体少,下层液体多的是苯,上层液体多,下层液体少的是溴苯。
可以利用分层现象区分苯和溴苯。苯和溴苯都难溶于水,可以利用其密度差进行分层,加入水之后,由于密度差存在(苯的密度为0.8765g/cm(20℃),溴苯的密度为50g/cm),苯和溴苯就会产生分层现象,从而区分开来。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cm3,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
苯密度小,浮在水上;溴苯密度小,沉于水下。苯和溴苯都不溶于水。但是苯的密度比水小,而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现象是分层。苯浮在水面上,溴苯沉在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