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氢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24L,1mol水的质量=18克。因其密度=1克/毫升,所以1摩尔水的体积=18mL=0.018L,大:24-0.018=2382L。
油的密度需要查阅密度表,假设油的密度为0.9×10kg/m,则能盛的油的质量为0.9×10kg/m×1×10m=0.9kg。
首先要清楚各个符号的表示含义,n是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c是物质的量浓度,NA是阿佛加德罗常数,Vm是摩尔体积。其余的不解释。
m(质量)=p(密度)V (体积)m(质量)=G(重力)/g(8N/kg)例一个长方形铅块长Α宽Β高Ρ,查表得密度ρ,则质量m=Α×Β×Ρ×ρ。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氢气密度最小 密度最大的 在地球上,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在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金属锇。饿的密度为26×103kg/m3,看起来够大了,它是“密度大王”吗?不!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地球,我们要到茫茫宇宙中去寻找“密度大王”。
地球上氢气的密度值是9×10-2kg/m3,够小了。它能戴上“密度小鬼”的帽子吗?也不能。宇宙中有一种庞然大物,它的名字叫“巨星”或“超巨星”,其平均密度只有氢气的17万分之一。而彗星更是腹中无物,即使是比较密集的彗星头部,其密度也才有10-8kg/m3。
密度最小的:锂的密度只有0.534克/cm^3,是水的一半左右。一立方米才只有534千克。
至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具有最大密度的物质是黑洞,其密度可达到510^19千克/立方米。黑洞的质量与太阳相当,但其体积却无限小,因此具有极高的密度。在黑洞中,即使是小米粒大小的物质,也需要数以万计的万吨轮船才能拖动。由于黑洞的密度极大,其引力也极为强大,连光都无法逃脱。
在地球上,已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其密度约为26×10^3千克每立方米。 宇宙中,与太阳质量相当的黑洞密度大约为5×10^19千克每立方米,而质量更小的黑洞其密度则更大。 关于引力,最小的粒子可能是夸克。质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其中两个是上夸克,一个是下夸克。

1、m=ρv 质量一定时,ρ减小则v增大;换一句话说,物质的量等于其密度与体积的乘积。ρ=m/v 给定的物质m/v是确定,ρ=与m无关、与v无关。
2、这一关系在物理学中被称为密度的定义,即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其体积。当质量一定时,密度减小,体积必然增大。 例如,在比较两种物质时,如果它们的总质量相同,那么密度较小的物质将会占据更大的体积。
3、密度=质量/体积,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在质量一定时,体积越小的物体密度越大;在体积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ρ=m/V,虽然密度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但是密度在数值上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实际上一般并不受质量和体积的影响。
4、不对。密度越大体积越小。由密度的公式ρ=m/v可知,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物体的密度和体积是成反比的,即物体的密度越大则体积越小,物体的密度越小则体积越大。密度是对特定体积内的质量的度量,密度等于物体的质量除以体积,可以用符号ρ表示,国际单位制和中国法定计量单位中,密度的单位为kg/m3。
5、反比关系。当质量保持不变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这意味着一个物体的体积增大,为了保持质量不变,其密度必须减小,反之亦然,体积减小时,密度增大。
6、可理解为一个常数)。所以质量变小,体积变小。但是物体的形态发生变化,密度也会变化,例如水变成冰,水变成水蒸气,就是水的形态变化了,在多种形态同时存在的时候密度是变化的。但是固定质量情况下(可理解为一个常数),多种形态共存,那么密度和体积始终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