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碘丁烷和1-氯2-丁烯和甲基环丙烷和环丁烷怎么鉴别?

-碘丁烷和1-氯-2-丁烯和甲基环丙烷和环丁烷的鉴别。1) 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很快消失的是1-氯-2-丁烯; 缓慢消失的是甲基环丙烷。 不反应的是1-碘丁烷和环丁烷。2) 在后两个中加入AgNO3, 产生沉淀的是1-碘丁烷,无反应的的是环丁烷。

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具有三环和四环的环烷烃,稳定性较差,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开环。五环以上的环烷烃较稳定,其性质与烷烃相似。常见的环烷烃有环丙烷、环丁烷、环戊烷、环己烷等。【芳香烃】一般是指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烃。根据分子中所含苯环的数目以及苯环间的联结方式,可分为单环芳香烃、多环芳香烃、稠环芳香烃等。

甲苯 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相对密度0.866。凝固点-95℃。沸点16℃。折光率 4967。闪点(闭杯) 4℃。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0%(体积)。

与氢反应环丙烷与氢气在Pt/C,50℃或Ni,80℃时反应,生成丙烷。乙基环丙烷与氢气在Pt/C,50℃或Ni,80℃时反应,生成2-甲基丁烷。环丁烷与氢气在Pt/C,125℃或Ni,200℃时反应,生成丁烷。五元、六元、七元环在上述条件下很难发生反应。与卤素反应环丙烷与溴在室温下反应,生成1,3-二溴丙烷。

有机物液体都有哪些

有机物液体包括多类物质,如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等,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

有机物液体包括多类物质,如链烷烃、烯烃、醇、醛、胺、酯、醚、酮、芳香烃、氢化烃、萜烯烃、卤代烃、杂环化物、含氮化合物及含硫化合物等等,多数对人体有一定毒性。甲苯 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有强折光性。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

常见有机物常温下是气体的有:4个碳原子以下的烃,如CHC2HC4H1C2HC4HC2HC4H6等;含氧衍生物只有甲醛HCHO;一氯甲烷等。

烷烃类:如甲苯,是一种无色澄清液体,具有苯样气味,易燃,低毒。 环烷烃类:如环己烷,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不溶于水,极易燃烧,常用作溶剂。 酯类:如乙酸甲酯,无色,具有特殊气味,有毒,可用作溶剂,代替其他有机溶剂。

如何鉴别甲基环丙烷、丙酮和丙醛?

1、先将它们通入NaOH溶液中,使它们都转化为醇,1-氯丙烷转化成1-丙醇,2-氯丙烷转化为2-丙醇,2-甲基-2-氯丙烷转化为2-甲基-2-丙醇。然后将生成的物质经过催化氧化,1-丙醇转化为丙醛,2-丙醇转化为丙酮,2-甲基-2-丙醇则不能进行催化氧化。

2、丙醛,丙酮,丙醇,和异丙醇 首先是用银镜反应,鉴别出丙醛 用金属Na,不发生反应的是丙酮 最后用碘仿反应Br2+NaOH ,有黄色固体生成的是异丙醇 甲苯,甲基环戊烷,3-甲基环己烯,异丙基环丙烷 先加溴水,3-甲基环己烯,异丙基环丙烷褪色,再另取一份加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3-甲基环己烯。

3、丙酮,也称作二甲基酮,是最简单的酮,熔点-95度,沸点56度,无色液体,有特殊气味,能溶解醋酸纤维和硝酸纤维。对人体没有特殊的毒性,但是吸入后可引起头痛,支气管炎等症状。如果大量吸入,还可能失去意识。日常生活中主要用于脱脂,脱水,固定等等。在血液和尿液中为次要成分。

4、成直链,一条线;摘一碳,挂中间;往边排,不到端;摘两碳,成乙基;二甲基,同邻间;不重复,要写全。“二甲基,同邻间”在苯分子的多个氢被多个取代基取代时,取代基位置可以用“邻”“间”“对”表示。

5、醛基:亲核加成,氧化,还原,α-H的特殊反应。鉴别方法:银镜反应和Feling试剂 羧基:酸性,酯化,形成酰卤,酰胺,酸酐等。酯可以水解回到羧酸和醇 碳碳双键:亲电加成,还原,自由基加成,氧化。 鉴别方法: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葡萄糖:形成缩醛或者缩酮。

6、指的是分子中官能团不同而分属不同类物质的异构体。常见的如:丙烯与环丙烷、乙醇与甲醚、丙醛与丙酮、乙酸与甲酸甲酯、葡萄糖与果糖等。

1甲基2碘环丙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