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溴水鉴别,葡萄糖里有醛基,可以和溴发生加成反应,溴水褪色,而果糖不可以。但不可以用氢氧化铜和银氨溶液来鉴别,因为此二者会使果糖生成醛基,从而与果糖反应,出现沉淀,现象与和葡萄糖的反应差不多。
葡萄糖是醛糖,可被溴水氧化,而果糖是酮糖,不被溴水氧化,因此,溴水可将二者区别。葡萄糖 葡萄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构成人体血糖的80%。
鉴别核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淀粉最简便的方法是显色法。具体的鉴别方法如下:在这五种糖中各加入适量碘液,只有淀粉变蓝色,其余四糖不变色。在除淀粉外的四糖中分别加适量的盐酸和间苯二酚,核糖呈绿色,葡萄糖呈淡红色,果糖呈红色,而蔗糖不变色。
葡萄糖和葡萄糖相互之间同分异构,葡萄糖是多羟基醛,葡萄糖为多甲基酮。葡萄糖在碱性溶液中能够 转换为葡萄糖。可以用溴水来检测。醛基能够 被溴水所空气氧化而使溴水褪色,溴水为酸碱性标准,并不是偏碱标准,在酸碱性标准下葡萄糖不可以产生构造重新排列。
1、乌尔夫-凯惜纳-黄鸣龙还原:将醛或酮、肼和氢氧化钾在一高沸点的溶剂如一缩二乙二醇(HOCH2CH2OCH2CH2OH,沸点24508C)中进行反应,使醛或酮的羰基被还原成亚甲基,这个方法称为乌尔夫-凯惜纳(Wolff L61Kishner N M)-黄鸣龙方法还原。对酸不稳定而对碱稳定的羰基化合物可以用此法还原。
2、沸点16℃。折光率 4967。闪点(闭杯) 4℃。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2%~0%(体积)。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5000mg/kg。高浓度气体有麻醉性。有刺激性。
沸点不同 葡萄糖:沸点为521 ℃。果糖:沸点为557 ℃。甲基葡萄糖苷:沸点为200 C (0.2 MMHG)。 熔点不同 葡萄糖:熔点为146C。果糖:熔点为103 至 105 ℃(分解)。甲基葡萄糖苷:熔点为169-171 C。
烷基糖苷是指用葡萄糖和脂肪醇合成的烷基糖苷(Alkyl Polyglucoside. 简称APG),是指复杂糖苷化合物中糖单元大于等于2的糖苷,统称为烷基多糖苷(或烷基多苷)。
APG是的Alkyl Polyglycoside的缩写,即烷基糖苷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普通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通常工业品多制成为50%和70%的水溶液,形状通常为无色至淡黄色粘稠液体或乳白色膏体(冬天)。纯APG为褐色或琥珀色片状固体,易吸潮。
两个名称是一样的,有时候将甲基放在前面称为甲基葡萄糖苷,有时候将甲基放在后面称为葡萄糖甲苷。这有点像甘油羧酸酯又可以称为羧酸甘油酯一样。淀粉用碘水鉴别;葡萄糖用银镜反应;果糖和蔗糖先水解,后会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不会的是果糖。
APG,即烷基糖苷,是由葡萄糖与脂肪醇通过复杂合成产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它是由复杂糖苷化合物中糖单元至少为2的糖苷构成的烷基多糖苷,聚合度n范围在1~3,烃基R通常为C8~C16。
烷基多糖苷表面张力低、无浊点、HLB值可调、湿润力强、去污力强、泡沫丰富细腻、配伍性强、无毒、无害、对皮肤无刺激,生物降解迅速彻底,可与任何类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明显。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产品增稠效果显著、易于稀释、无凝胶现象,使用方便。应用领域洗涤剂。
1、沸点不同 葡萄糖:沸点为521 ℃。果糖:沸点为557 ℃。甲基葡萄糖苷:沸点为200 C (0.2 MMHG)。 熔点不同 葡萄糖:熔点为146C。果糖:熔点为103 至 105 ℃(分解)。甲基葡萄糖苷:熔点为169-171 C。
2、酸性条件下,溴水反应,葡萄糖褪色,果糖不褪色。Seliwanoff反应: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间苯二酚反应,若是酮糖就显鲜红色,若是醛糖就显淡红色,由此可鉴别酮糖和醛糖。果糖鲜红色。试剂:溶解50mg间苯二酚(resorcinol)于100mL盐酸(盐酸:水=1:2v/v)中。临用前配制。
3、可以用菲林试剂检验。如果能是菲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就是2-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否则就是β-D-吡喃葡萄糖甲苷。
4、.成苷作用单糖环状半缩醛结构中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醇或羟基作用时,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缩醛。糖的这种缩醛称为糖苷。例如α-和β-D-吡喃葡萄糖的混合物,在氯化氢催化下同甲醇反应,脱去一分子水,生成α-和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