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中化学平衡问题

1、因为达到新平衡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9倍,说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后,平衡是向左移动的。因为如果平衡不移动,浓度应该是原来的2倍,既然是原来的9倍,说明平衡向左移动了。由此可知,该反应肯定是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所以A:m+np说法是错误的。

2、的说法常见,也好理解。2的说法,如果你仔细考虑会发现,在溶液中的反应“稀释”等同于“减压”。例如:FeCl3+3KSCN=可逆=Fe(SCN)3+3KCl 稀释的时候颜色受平衡移动因素的影响会比简单稀释(无平衡移动的情况)其颜色会更浅。

3、m+n≠p+q,化学计量数的不相等就会引起反应过程中气体体积的变化,如果没有达到平衡,体积就在不断变化,密度也就会变化。当密度一定,也就是平衡的时候了。

4、SO2密度为5/6mol/L。这时候,把A部分体积扩大成2倍,相当于放热,反应向着SO3方向进行,这时候A与左边状态就一样了。所以只能确定A密度应该小于5/6mol/L,具体多少无法确定。说一个具体的数据应该是 高中毕业好多年,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凭印象来说的,不知道回答是否正确。

高中化学规律知识点总结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溶解性规律:见溶解性表。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甲基橙: 1红色;1-4橙色;4黄色。酚酞: 0无色;0-0浅红色;0红色。石蕊: 1红色;1-0紫色;0蓝色。

3、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 Ⅰ、基本概念与基础理论:阿伏加德罗定律 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4、一)、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有气体产生。如co32-、s2-、hs-、hso3-、等易挥发的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主要是由于co32-+2h+=co2↑+h2o、hs-+h+=h2s↑。有沉淀生成。

5、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用静电引力造句(大约30个左右)

1、四苯基铁卟啉与核酸以插入式和静电引力结合,在核酸表面聚集增强了RLS信号。 (2)靠静电引力结合在交换剂上的离子,叫做平衡离子。 (3)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可通过静电引力、离子交换和氢键等方式吸附在土壤粒子上。 (4)磁性微球对甲基橙的吸附主要是靠静电引力。

2、等效为中心到边缘之间的重力势能之差. (6)所以你在利用,重力势能 转换成 动能。 (7)所以减速,刹车通过 能量的转换达到了 从,重力势能 转化到旋转圆盘上。 (8)因此,该物块的重力势能的减少(lishixinzhi势能造句),等于该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

3、两个静止的带电小球之间的静电斥力能否等于他们的万有引力而使它们处于平衡状态?... 两个静止的带电小球之间的静电斥力能否等于他们的万有引力而使它们处于平衡状态? 展开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4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

4、引力是相对的,力的大小与两者的质量大小成正比,所以两个人的引力是很小的。

5、重力是让它们连为一体的唯一作用力。3 这种角度导致了攀岩者下降时,施加在快挂上的作用力更大,与绳子接触的那一段钩环也比其他的要磨损更严重。3 通过解析鱼体受到的横向摆动流体举力、尾涡反作用力、边界层摩擦阻力和纵向附加质量力,建立快速起动的动力学模型。

6、然而,除了静电引力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力也可能在作用。例如,如果这两种离子在固体晶体中,那么晶格力(也称为晶体力)也会起作用。晶格力是由于离子在晶体中的排列和相互作用产生的力。此外,如果这两种离子在液体或气体中,那么它们可能会受到范德华力的影响。

甲基橙表面带什么电荷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