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萘的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1、职业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20TLVTN:未制定标准TLVWN: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

2、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浅黄色单斜晶体或熔融状固体。

3、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环境危害:燃爆危险:该品易燃。

4、你好请问是问2-甲基萘磺酸的危险特性是什么吗?2-甲基萘磺酸的危险特性是中毒征象。2-甲基萘磺酸是危险化学品。在空气中实际能达到的浓度,未产生急性中毒效应。腹腔注射时,大鼠急性中毒征象为:软弱、共济失调、呼吸困难、体温下降。另外,对于环境亦有一定危害。

5、-甲基萘。熔点高的出峰时间长,即后面出峰,1-甲基萘的熔点是-2度,2-甲基萘的熔点34至36度,1-甲基萘的熔点比2-甲基萘的熔点低,出峰时间短,所以1-甲基萘先出峰。

姚建年代表论文

姚建年代表论文涵盖了在有机纳米粒子光学性质领域的研究,其中包含了多篇与该领域相关的文章。在1992年,姚建年与同事在Nature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在电解处理钼酸三薄膜中由可见光引起的光色变化的论文,这是该领域的早期研究之一。

他已在多个顶级科学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1项,并参与出版了合著和合作译著。以下是姚建年院士在有机功能纳米结构制备及性能研究的亮点。在基于分子设计的有机纳米结构的形貌调控方面,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来控制分子聚集过程,姚建年院士成功地实现了对有机纳米结构形貌的有效调控。

姚建年院士,物理化学家,是光化学与光信息功能材料领域的代表人物之一。长期从事新型光功能材料的基础和应用探索研究,在利用纳米尺度效应调控有机分子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能、无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光致变色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

姚建年 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1953年生于福建晋江。1982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部硕士学位,1993年获该校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从事有机纳米体系和复合薄膜的光致变色研究。

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诸多蜚声海内外的大师巨匠曾在学校任教。

他的代表作是《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和《地质力学概论》。袁隆平他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是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有“世界杂交水稻之父”的美称。于2000年度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学技术奖。他的代表作有《袁隆平论文集》,《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论文集》和《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

苏丹红Ⅳ基本信息

苏丹红IV,是一种化学物质,其中文名称为“苏丹红IV”,英文名称为“Sudan IV”。它是一种偶氮染料,具有多种别名,包括“邻甲苯偶氮邻甲苯偶氮-2-萘酚”、“油溶红”、“烛红”等。其化学结构为1-(2-甲基-4-(2-甲基苯基偶氮)苯基偶氮)-2-萘酚,分子式为C24H20N4O,分子量为380.45。

苏丹红IV是一种深棕色粉末,无气味。在175℃时开始软化结块,温度上升至181~188℃时,物质开始熔融分解,并在260℃时完全分解。在化学溶剂方面,1克苏丹红IV可溶于15毫升氯仿,易于溶解于苯,同时也可溶于油、脂肪、石蜡油、苯酚中。在乙醇和丙酮中,它呈现微溶性,几乎不溶于水。

苏丹4,BS,又称为四号苏丹红或猩红,其化学名是1-[4-(邻甲苯偶氮)邻甲苯偶氮]-2-萘酚。在英文中,它被称为Sudan Ⅳ,有时也被标识为Biebrich scarlet R fat soluble、Fat Ponceau R、4号、Lipid Crimson、Oil Red IV、Scarlet Red Scharlach、Solvent Red 24或Sudan R或BB。

苏丹4, 或称为BS,还有其他别名如四号苏丹红、猩红、1-[4-(邻甲苯偶氮)邻甲苯偶氮]-2-萘酚。在英文中,它被称为Sudan Ⅳ,也有其他同义名如Biebrich scarlet R fat soluble、Fat Ponceau R或4等。这种染料属于特定等级,即BS等级。

苏丹是一种亲脂性偶氮化合物,是经过人工合成的一种红色染料,常常被作为工业染料使用,广泛用于油、蜡、汽油的增色和鞋、地板增光等等。主要包括苏丹Ⅰ、苏丹Ⅱ、苏丹Ⅲ、苏丹Ⅳ四种类型。

福建省质监局14日紧急部署在全省开展查处含有苏丹红Ⅳ号蛋制品专项行动,各级质监部门对省内44家蛋制品生产企业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涉红”禽蛋及蛋制品。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