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几个简单的:钠,钾的密度比水小,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苯的密度比水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氨水的密度也比水小, 氨水溶液越浓溶液密度越小 氨水越稀密度越大。
烷烃、烯烃、炔烃、苯、甲苯、甲醚、一元饱和醇、脂肪族醛酮、低级酯 ——密度1;苯酚、CClCHClCH2Cl溴化物、碘化物、芳香族醛酮、甲酸 ——密度1;附:因为没有环的牵制,链状化合物排列较松散,所以链状比环状密度低些。
高中化学中,许多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小于水。例如,乙醇、甲醇、丙酮、苯等常见的有机溶剂都比水轻。这些化合物通常含有羟基、酮基或苯环等亲水性基团,使得它们的密度小于水。相比之下,一些有机化合物的密度则大于水。这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高的分子量或者含有亲油性基团。
1、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kg/m。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kg/m。
2、比重,也称为相对密度,是物质密度与标准物质密度的比值。对于液体和固体,比重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比重 = 密度 / 1000(此时密度单位为kg/m),而比重本身是一个无量纲的数值,即比重无单位。这个标准物质通常是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其密度为99972 kg/m。
3、水的密度是1kg/dm(或1000kg/m)。要辨别物质的密度,尤其是像水这样的常见液体,通常我们不会直接进行密度测量,而是依赖于已知的物理性质和常识。不过,如果想要通过实验方法验证或测量水的密度,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质量体积法:使用量筒或容量瓶测量一定体积的水,例如1升(1000毫升)。
4、计算密度。倒掉液体的质量是m1减去m2,体积是V,因此液体的密度就等于除以V。关于水的密度的物理意义: 定义:水的密度是0×10^3kg/m3。 物理意义:这表示体积为一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0×10^3kg,即一吨。这是水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值,实际情况下,水的密度可能会随温度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5、测量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记为m1。接下来,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量出体积V。然后,再次将烧杯放在天平上,测量出剩余液体的质量,记为m2。倒出的液体质量为m1 - m2,体积为V。因此,液体的密度可以通过公式(m1 - m2) / V计算得出。这样,你就可以得到液体的密度了。

1、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如下:水:密度是1000千克每立方米。水是最常见的液体之一,在常温常压下具有固定的密度。冰:密度是900千克每立方米。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其密度低于液态水,这是因为冰中的分子排列方式导致体积膨胀。酒精: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
2、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有: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每立方米;冰的密度是900千克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煤油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水银的密度是13600千克每立方米;钢铁的密度是7900千克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00千克每立方米;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每立方米。
3、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以下是一些必须记住的密度: 水的密度 必须记住:水的密度大约为1000kg/m3。这是一个常用的参考值,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水被用作标准参考物质,有助于理解和比较其他物质的密度。 常见金属的密度 虽然具体数值可能因金属种类而异,但理解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这一点很重要。
4、常用密度 金属密度 金属是常见的材料之一,不同的金属具有不同的密度。例如,铁的密度约为87g/cm,铜的密度约为96g/cm,铝的密度约为7g/cm。这些密度的差异使得不同金属在重量、强度和用途上有所不同。
5、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如下:水:密度为1000千克每立方米。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其密度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固定的值。冰:密度为900千克每立方米。冰是水在低温下的固态形式,其密度低于液态水,这也是冰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酒精:密度为800千克每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