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积为0.001m的立方米的物体放入水中漂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

物体漂浮在水面上并露出五分之二,所以物体的排水量为物体的五分之三,那么根据公式:物体重力=排开液体的重力=浮力=0.001mX3/5X1000(KG/m)X10=6N。物体重力为6N。当物体完全浸入某种液体时,受到的浮力为自身的重力6N加上施加的40N力的之和为46N。

这个问题其实跟容器底面积无关 这是个误导条件 浮力计算公式为F=ρgV 相信你也知道了 此题中液体为水 水的密度ρ取1000千克/立方米 V是浸没于液体中的体积 露出的部分知道了0.05m 相信你能算出来结果是0.0005立方米 重力加速度g取8或者10然后相乘就是结果了。

你这题目有问题哎。m物=G物/g=250N/10N/kg=25kg;易得ρ物=m物/V物=25kg/0.01m3=2500kg/m3ρ水,故物体不可能漂浮在水面上,最终必然沉底。

一个物体放入水中有二分之一露出则它的密度是多少把它放到另一种液体...

1、当将这物体放入另一液体中时有1/4露出液面,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是这个物体密度的4倍,即2*10^3kg/m^3。

2、在水中时有:G=p水g×(1/2)V 。。(1)在另一液体中时有:G=p液g×(3/4)V 。。

3、水密度为P,物体体积V,物体质量m 物体的密度X=m/V 排开水的体积为1/2V 由第一问可知:mg=1/2VPg m=1/2VP m/V=1/2P 物体密度为1/2水的密度。

4、化简就得到 ρ物/ρ液=V排/V物 带入值去计算就得到了。意思就是物体漂浮的时候,物体浸没的体积是物体体积的几分之几,那么物体的密度就是液体密度的几分之几。

壶的体积是1200CM3,空壶重50g,密度是4g/cm3,壶能装多少g水?

1、解:假设这个水壶就是外面一层壳,里面是个空腔,我们用整体的体积减去壳占的体积剩下的就是空腔的能够装水的体积,所以有壳的体积为50/4=15cm3;剩余空腔的体积是1200-15=1185cm3,水的密度假设是1g/cm3,所以能够装水1185g。

2、方法一:求实际密度:ρ=m/v=27g/20cm3=25g/cm3lt;7g/cm3,因此是空心的。方法二:求质量:假设此球是实心的,则质量应为m=ρV=7g/cm3×20cm3=54ggt;27g,因此是空心的。

3、用弹簧测力计测一物块,其重为8N,若把物块的一半浸没于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4N。

一道初中物理题,要解释,急!!!好的给分!

答案:答案应该是A,一定不相碰。解释:因为之前两个物体都是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光滑平板车上。所以,他们之前的运动状态都是匀速直线运动,而且他们速度相同。在车突然停下之后,因为两个物体都具有惯性,所以都保持之前的运动状态,而且因为是光滑的平面是没有阻力的。所以它们会一直因为惯性运动下去。

解析:首先根据阿弗加德罗定理F(浮)=p液gV排计算。因为是在水中,所以密度取水的密度.g取10,把球的体积换算为立方米。因为平衡,方向和重力相反。

设经t追到小偷。则 90+5t=27t/6 解这个方程得:t=36s 因此警察追小偷所走的路程为:S=vt=27t/6=270(m)所以能够在500m路程内追 上。

一道物理题急啊!!!

微元法:又称定义法。就是把时间去无穷接近于零然后用微积分的死想去解题。

取出小球前,两个杯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而欲比较后来压强的大小,关键在于两杯底所受压强的变化量△p谁大谁小。

解:(1)因为m=65T=65000kg 则重力G=mg=65000×10 =5×10^5(N)(2)桥吊对货物做的功:W=GH=5×10^5×20 =3×10^7(J)功率为:P=W/t=3×10^7/20 =5×10^5(W)略。

以滑轮D为研究对象,为了使它保持平衡,它受到向下的力为(2+1)g。所以D左右2根绳子的张力为(2+1)g/2 由于D右端的绳子与m1上的绳子是同一根,张力相同。所以m1=(2+1)/2=5kg 以C为研究对象,它受到左右向上的绳子拉力都是(2+1)g/2。

解:72km/h=20m/s 4s内车走过的路程s1=v1t=20m/s×4s=80m 声音走过的路程s2=v2t=340m/s×4s=1360m 由于听到回声时,汽车已经在距鸣笛处80m远的地方,所以 车与高山的距离s=(s2+s1)/2=(1360m+80m)/2=720m 汽车到高山的距离为720m。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