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酮和2-戊酮都可以发生碘仿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3-戊酮不发生反应。
先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和2,4-二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和环戊酮。前者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后者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环戊酮会析出结晶,3-戊酮不会。
先加入溴水,褪色的为苯乙烯,剩下两个加入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异丙苯,不变色的是苯。2,加入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环戊基苯,叔丁基苯不褪色(与苯环相边的C上没有H,不能被高锰酸钾氧化)。3,2-戊酮、苯乙酮都可以发生碘仿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不反应的是3-戊酮。
-戊酮和3-戊酮在核磁谱图上区别:2-戊酮分子中存在一个被羰基活化的甲基碳和一个被羰基活化的乙基碳。3-戊酮则存在两个被羰基活化的乙基碳,活化后的甲基反应性较强,在碱性中易与两分子酯发生取代反应,而活化后的乙基反应性能相对较弱,存在端基甲基的位阻影。
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的是苯甲醛,加入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的是苯乙酮,剩下的是苄醇。加入三氯化铁显蓝紫色的是苯酚,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的是乙醛,剩下的是3-戊酮 。加入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甲酸,加热有二氧化碳生成的是丙二酸,剩下的是乙酸。
加托伦试剂即银氨溶液,化学式为[Ag(NH3)2]OH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戊醛。(2)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 剩下的就是3-戊酮。
1、加入溴可以使其加成而褪色,即可鉴别2-戊酮和2,4-戊二酮。2,4-戊二酮的特殊性质,具有烯醇式互变,一个羰基变为烯醇式,与另一个羰基形成氢键。
2、-戊酮和2,4-二戊酮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3-戊酮和环戊酮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环戊酮会析出结晶,3-戊酮不会。
3、-戊酮和3-戊酮:2-戊酮和3-戊酮在水中溶解性较好,可以形成透明溶液。戊醛:戊醛在水中溶解度较低,可能会形成乳白色悬浊液。氧化试剂鉴别:正戊醇:可以通过氧化反应鉴别,如使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氧化反应,正戊醇会被氧化为戊醛和戊酸,生成深紫色溶液。
4、加托伦试剂即银氨溶液,化学式为[Ag(NH3)2]OH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戊醛。(2)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 剩下的就是3-戊酮。
5、加NaOH+I2溶液,不产生(碘仿)沉淀的为3-戊酮和戊醛(A组),另2个为B组。A组加Cu(OH)2悬浊液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戊醛。B组加ZnCl2+HCl,稍热,出现浑浊的为2-戊醇。
6、用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检验,不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3-戊酮;另取试样,加入三氯化铁,显色的是2,4-戊二酮,不显色的是2-戊酮。分别通入银氨溶液,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丙炔(或用氯化二氨合铜(I),现象为红棕色沉淀);余下两份通入高锰酸钾溶液,退色的是丙烯,不退色的是环丙烷。
1、“现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
2、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加托伦试剂即银氨溶液,化学式为[Ag(NH3)2]OH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戊醛。
3、$分别加入银氨溶液,有银镜生成者为戊醛和苯甲醛,无现象者为2-戊酮和环戊酮;在戊醛和苯甲醛中分别加入费林试剂,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者为戊醛,无现象者为苯甲醛;在2-戊酮和环戊酮中加入I2/NaOH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者为2-戊酮,无现象者为环戊酮。
4、最简单用TLC,三个物质极性不一样。爬板出来会有区别。戊醛,2-戊酮,环戊酮极性依次变小。要更精准就可以做HPLC,出峰时间时间肯定是不同的。
1、先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的为2-戊酮和2,4-二戊酮;无黄色沉淀生成的是3-戊酮和环戊酮。前者加入溴水,褪色的是2,4-二戊酮,不褪色的是2-戊酮。后者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环戊酮会析出结晶,3-戊酮不会。
2、加入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褪色的是正戊醛级2-戊醇;加入土伦试剂,2者中有银镜反应的是2-戊醛;2-戊酮与3-戊酮的区分可用碘仿反应,有反应的是2-戊酮。
3、加入溴可以使其加成而褪色,即可鉴别2-戊酮和2,4-戊二酮。2,4-戊二酮的特殊性质,具有烯醇式互变,一个羰基变为烯醇式,与另一个羰基形成氢键。

可以用银 氨溶液 或者 氢氧化铜 来鉴别酮和醛1银镜 反应 银氨 络合物 氨银 配合物 ,又称 托伦试剂 可以被 醛类 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 羧酸根离子 ,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因此。
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看是否为甲基酮(CH3CO-R),甲基酮可发生碘仿反应,而在甲基酮中,脂肪族的甲基酮还可以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结晶,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
鉴别醇、醛、酮的方法如下:【方法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丙酮、丙醇。然后向每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因为只有醇类能够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方法2】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和丙酮。然后向试管中分别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进行加热。
可以先用银氨溶液或者氢氧化铜来鉴别酮和醛。然后加入碳酸钠溶液,加热,有气体生成的是羧酸。银镜反应 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托伦试剂)可以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
- 在水中不易溶解;- 热稳定性较高。不同点:- 醇通式为ROH,含有-OH官能团,而酮通式为R1COR2,含有C=O官能团;- 醇分子中含有羟基,具有亲水性,可以形成氢键;而酮分子中没有羟基,无法形成氢键;- 酮的沸点比相应的醇高。
可以用银氨溶液或者氢氧化铜来鉴别酮和醛。银镜反应 银氨络合物(氨银配合物,又称托伦试剂)可以被醛类化合物还原为银,而醛被氧化为相应的羧酸根离子,生成的银附着在容器壁上光亮如镜。因此,在样品溶液中加入银氨络合物,生成银镜的即为醛,不生成的为酮。
1、这个是因为甲基丙基酮,如果用化学方程式书写后会发现它与梧桐的元素化学方程式几乎相同,而且是双倍的该元素的基础化学方程式是相同的,所以在命名时两者可以同时命名,因为从化学方程式的架构可以看出两种为同属性物质,所以专业人士将其命名相同。
2、-戊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2-Pentanone,其化学式为C5H10O,分子量为813。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易燃液体,蒸汽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贮存和使用时要远离火源和强氧化剂,防止静电,着火时用泡沫、粉末或二氧化碳灭火,对皮肤、眼睛和呼吸系统有 *** 性。
3、甲基丙基酮(2-pentanone;methyl propyl ketone )又名2-戊酮,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无色液体。其主要用途是作工业溶剂。本品对粘膜具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致麻醉。吸入后引起上呼吸刺激、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昏迷。对眼及皮肤有刺激性。未见慢性中毒病例。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4、醛的命名,以含有醛基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其他部分作为取代基; 决定名称的碳数包括醛基的一个碳。 如果有多个醛基,则以含有2个醛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二醛。 醛基作取代基时称甲酰基(或氧代)。
5、-戊二酮的特殊性质,具有烯醇式互变,一个羰基变为烯醇式,与另一个羰基形成氢键。用FeCl3检验,2,4-戊二酮与Fe[3+]生成深红色或紫红色络合物,只是由于2,4-戊二酮在互变平衡中含有相当量的烯醇型结构(水中10%,己烷中99%,气态91-93%),而丙酮中烯醇含量极少可以忽略,所以依此鉴别。
6、先找出含双键的最长碳链,把它作为主链,并按主链中所含碳原子数把该化合物命名为某烯。如主链含有四个碳原子,即叫做丁烯。十个碳以上用汉字数字,再加上碳字,如十二碳烯。(2)从主链靠近双键的一端开始,依次将主链的碳原子编号,使双键的碳原子编号较小。(3)把双键碳原子的最小编号写在烯的名称的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