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
斐林试剂(由甲液0.1g/ml NaOH和乙液0.05g/ml CuSO4组成,混匀后现配现用),用于检测还原性糖,沸水浴加热呈砖红色沉淀。
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甲基橙、甲基红、酚酞、石蕊,一般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一类结构较复杂的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成指示剂的离子和氢离子。
在高中二年级以及之前学习的范围内,品红、酚酞和石蕊是常见的化学实验室试剂,其鉴别对象及相关性质如下: 品红:品红是一种指示剂,常用于酸碱滴定实验。鉴别品红的对象通常是溶液的酸碱性质。当溶液中的pH值低于品红的酸碱转折点(约在pH 0-6之间),品红呈现红色,表示溶液为酸性。
强酸滴定强碱: 如NaOH滴定HCl 一般浓度以0.1000mol /l ,突跃范围3-7,指示剂 :酚酞、甲基红、甲基橙 (二)强碱滴定弱酸: 如NaOH滴定HAc 突跃范围PH 74-7 ,计量点PH72 。选碱性范围指示剂酚酞、百里酚酞。不能用酸性指示剂甲基红,甲基橙。
酚酞,是一种常用酸碱指示剂,广泛应用于酸碱滴定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酚酞遇酸溶液不变色,遇中性溶液也不变色,遇碱溶液变红色。紫色石蕊试液,把液体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由N,N-二甲基苯胺进行亚硝化,经还原生成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再用重铬酸钠、硫代硫酸钠进行氧化、硫化及缩合,然后用氯化锌成盐、盐析、过滤及干燥即得成品。在工业次甲基蓝(碱性湖蓝BB)10kg中加入100kg纯水,边搅拌边通蒸汽加热至80~90℃,使之溶解。
亚甲基蓝指示剂制备方法:由N,N-二甲基苯胺进行亚硝化,经还原生成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再用重铬酸钠、硫代硫酸钠进行氧化、硫化及缩合,然后用氯化锌成盐、盐析、过滤及干燥即得成品。在工业次甲基蓝(碱性湖蓝BB)10kg中加入100kg纯水,边搅拌边通蒸汽加热至80~90℃,使之溶解。
亚甲基蓝标曲配置方法:准备0.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称取0.2498g硫酸铜粉末,加入少量去离子水中溶解,转移至1000ml容量瓶中,用去离子水定容。将100mg亚甲基蓝溶解于100ml去离子水中,摇匀得到1000μg/ml的亚甲基蓝溶液。
亚甲基蓝指示剂还原态呈无色,氧化态呈蓝色。用于酸碱滴定。借助亚甲基蓝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可以使滴定终点灵敏度提高。

酸碱指示剂遇碱不变色,说明酸碱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不发生反应。则选用酸性指示剂比较好,或在酸性条件性反应的指示剂,一般情况下有:甲基橙、甲基黄、甲基红、甲基红-溴甲酚绿、溴甲酚。用于酸碱滴定的指示剂,称为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 一般分为酸碱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金属 指示剂、吸附指示剂等 遇碱不变色,也就是说在碱性条件下不发生反应。
酸红碱蓝是石蕊,酚酞是遇碱变红,遇酸不变色。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 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说明:“影无踪” 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1、我们需要考虑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指示剂是一种颜色变化来指示反应终点的试剂。不同的指示剂有不同的颜色变化范围,这决定了它们在不同酸碱反应中的适用性。例如,酚酞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其变色范围为pH8点0至10点0,因此适用于强碱滴定弱酸或强酸滴定弱碱的反应。
2、酸碱指示剂:指示溶液中H+浓度的变化,是一种有机弱酸或有机弱碱,其酸性和碱性具有不同的颜色。指示剂酸HIn在溶液中的离解常数Ka=[H+][In-]/[HIn],即溶液的颜色决定于[In-]/[HIn],而[In-]/[HIn]又决定于[H+]。
3、强酸和弱碱、强碱和弱酸中和达到滴定终点时,前者溶液显酸性,后者溶液显碱性,对后者应选择碱性变色指示剂(酚酞),对前者应选择酸性变色指示剂(甲基橙)。为了使指示剂的变色不发生异常导致误差,中和滴定时指示剂的用量不可过多,温度不宜过高,强酸或强碱的浓度不宜过大。
4、强酸弱碱:甲基橙;强碱弱酸:酚酞;强酸强碱:酚酞或甲基橙。指示剂变色要明显。滴定终点时与指示剂变色范围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