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溶指标 ≥15。脲醛树脂胶的质量指标(不脱水) 固体含量 48%~52% 粘度 15 秒~17 秒 固化时间 45 秒~60 秒水溶性 ≥1颜色 乳白色或半透明。
2、要计算UF质量比,我们需要知道尿素和甲醛的摩尔质量。 尿素的摩尔质量为60.08 g/mol,甲醛的摩尔质量为30.03 g/mol。步骤如下:假设我们有1摩尔的尿素,则根据UF摩尔比,我们有7摩尔的甲醛。
3、生态板用的脲醛树脂胶采用丙烯酸合成树脂与脲醛树脂复配混合的,也有把脲醛树脂加入反应聚合的,生态板对游离甲醛要求很严,E1级环保标准是国家强制性的健康标准,它是强制实行的“安全标准线”。E0标准是国际至高健康标准。因为0.5mg/l的甲醛含量已经是一个非常安全的数值标准。
4、对于环保标准,虽然木胶粉本身并非E0级别,但其中的甲醛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E0级别要求甲醛含量少于0.5mg/L,E1级则为0.5mg/L至5mg/L,E2级则超过5mg/L但不超过5mg/L。
5、组成成分不同 酚醛胶:是由苯类与醛类在催化剂存在下经缩聚反应制得。脲醛胶:尿素与甲醛在催化剂(碱性催化剂或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经缩聚反应制得。特性不同 酚醛胶:本身易于改性,也能对其他胶粘剂改性,提高耐热性,耐老化性,耐水性和粘接强度等。脲醛胶:没有改性。
6、脲醛胶胶合板对人身体有害的。脲醛胶胶合板含甲醛比较多,生产人造板,包括胶合板,大芯板,中密度纤维板和刨花板等,主要使用的脲醛树脂胶为胶粘剂,脲醛树脂胶是以甲醛和尿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成反应和缩聚反应而制成的胶粘剂。

1、固体高毒性物质:这类物质只需极少量即可迅速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例如,三氧化锇的毒性限值(TLV)为0.002mg/m,而砷化合物的TLV为0.5mg/m(按砷计)。
2、我国的《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这个标准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这8类分别是: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放射性物品。
3、有毒化学品的分类并不是低毒,中毒,剧毒,而是:(1)有毒气体 溴、氯、氟、氰氢酸、氟化氢、溴化氢、氯化氢、二氧化硫、硫化氢、光气、氨、一氧化碳等均为窒息性刺激性气体。
4、有毒物质的分类 凡能引起中毒的物质统称为毒物,包括化学性毒物和生物性毒物两大类,前者为化学物质如药物、工业毒物、军用毒物等,后者又分为动物性毒物(蛇毒、河豚毒等)和植物性毒物(如苦杏仁、毒蘑菇等),此外还可从不同的角度对毒物进行分类。
职业危害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修订,将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6类: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分为几类多少种 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生产过程中的许多化学物质和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包括异常气象条件、异常气压、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由于行业的多样性,不同行业在劳动过程中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不一样,但根据其来源不同,可分为三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能够导致职业病的毒物、粉尘、物理因素、放射(可以参照国家的标准,如GBZ1-2007)和工作环境导致的如疲劳、视力下降等职业病; 非职业病危害因素就是不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的职业病,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患病主体是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