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有机化学难点及解析

1、卤化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原子取代的反应称为卤化反应。卤化反应包括氟化(fluorinate),氯化(chlorizate),溴化(brominate)和碘化(iodizate)。但最常用的卤化反应是氯化和溴化。

2、反应机理:有机化学反应通常涉及多个中间体和过渡态,这些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形成和解离过程非常复杂。理解这些反应机理需要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和技巧。 立体化学:有机分子中的原子可以以不同的空间排列方式存在,这导致了立体异构现象。学习立体化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如手性、对映体、非对映体等。

3、有机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也是化学中最难的一门学科之一。有机化学的学习难点有很多,比如:-有机物的命名和结构式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命名规则和构象知识。-有机物的反应机理比较复杂,需要掌握一定的反应机理知识和反应条件。

4、吸电子基团使得电子云偏离正碳离子,不利于分散正电荷。4)有机物质的酸碱性:范围太大,需要整本书来解释。

5、常用系统命名法对所得有机物进行命名,但要选对主链、编对号 。本题的难度较大,少算或多算的可能性较高,估计半数考生得不到分。解析 点评 本题的难度较大,确定W的同分异构体种数(数目)共有十二种,区分度很高,很难答对,估计很少考生能够正确推出结论。

3-氯-2-甲基苯胺的生产方法

冷却,加液碱调节pH为8,蒸汽蒸馏,得3-氯邻甲苯胺。

制备方法:由甲苯氯化而得。干燥的甲苯在加热至沸(110℃)时,在光照下通氯反应。反应完成后蒸馏,收集204-208℃或104-105℃(0kPa)的馏分即为成品,收率84%。原料消耗定额:甲苯650kg/t、氯气1000kg/t。或由3-氯-2-甲基苯胺经重氮化、置换而得。

该法简单方便,但是对三氟甲基苯胺价格较贵,生产成本比较高,国外主要采用该法生产。②对氯三氟甲苯法。对氯三氟甲苯与二甲基甲酰胺和NaNH2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得到N,N-二甲基对三氟甲基苯胺,然后在光照下氯化,脱甲基并环上氯化得到目的产品。该法步骤较长,三废量较大。③3,4-二氯三氟甲苯法。

苯胺能不能彻底甲基化形成季铵盐?

把胺全部季铵化,就是季铵盐。季铵盐是四个烷基,叔胺三个,以此类推。所以叔胺需要一分子氯甲烷,仲胺两分子,伯胺三分子。实际上在工业生产上不会用这个工艺。

属于。苯胺是一种常见的季铵盐,它具有一个可以与酸或碱反应的铵基(-NH2)。当苯胺与酸反应时,它会形成季铵盐。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n-甲基苯胺是一种季铵盐。注意:季铵盐是一种化合物,它由一个铵基和一个酸基组成。季铵盐具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包括苯胺、胺类等。

指伯、仲、叔胺用过量的碘甲烷处理,发生彻底甲基化,生成季铵盐,用氢氧化银处理转变成季铵碱,受热即分解成取代基较少的烯烃和叔胺这一系列反应。广泛用于胺类、含氮杂环化合物、生物碱类的结构测定和消除反应机理研究,偶尔也用于合成。

由苯胺与甲醇在硫酸存在下,经高温高压反应而得。工艺流程:在反应釜内加入苯胺790kg、甲醇625kg、硫酸85kg(均铵100%计),控制温度210-215℃,压力1MPa,反应4h,然后泄压,物料排放至分离器,用30%氢氧化钠中和,静置,分出下层季铵盐。

季铵碱受热分解存在重排吗:季铵碱受热分解存在重排,季铵盐本身就具有一定酸性,和强碱反应产生季铵碱。

甲苯系中间体由甲苯硝化制得的中间体

甲苯经过硝化反应,首先得到邻硝基甲苯(17),这是一种由甲苯硝化得到的中间体(见上页图2)。随后,它进一步分离出间硝基甲苯和对硝基甲苯(21)。这些产物经过还原处理,邻硝基甲苯会转化为邻甲苯胺(18),间硝基甲苯变为间甲苯胺(20),对硝基甲苯则生成对甲苯胺(22)。

甲苯首先通过磺化反应转化为对甲苯磺酸钠(12)和对甲苯磺酸。随后,对甲苯磺酸经过一系列步骤,包括氯化、硝化以及还原,最终得到关键中间体3-氨基-6-氯甲苯-4-磺酸(CLT酸,编号13)。另一种途径,甲苯经过两次磺化,生成甲苯-2,4-二磺酸,然后通过氧化处理,得到苯甲醛-2,4-二磺酸(14)。

甲苯氧化得到苯甲酸,是重要的食品防腐剂(主要使用其钠盐),也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甲苯及苯衍生物经磺化制得的中间体,包括对甲苯磺酸及其钠盐;CLT酸;甲苯-2,4-二磺酸;苯甲醛-2,4-二磺酸;甲苯磺酰氯等,用于洗涤剂添加剂,化肥防结块添加剂;有机颜料;医药;染料的生产。

苯胺做氯甲基化反应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