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对密度 (d25)0.7845。熔点-97℃。沸点505℃。折光率 (n20D)3588。闪点-20℃。易燃。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7ml/kG。有刺激性。用途:常用有机溶剂,具有选择性地溶解某些有机物。
2、异丙醇密度是0.7863。异丙醇,有机化合物,具有特殊醇味的无色液体。它是正丙醇的同分异构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溶于醇、醚、苯、氯仿等多数有机溶剂。异丙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
3、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丙酮密度;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1、丙酮的爆炸极限是3%~11%,其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如下:蒸气浓度在空气中达到1%~12%(体积),即1体积空气中含有3~10体积丙酮蒸气,在此浓度范围内遇火源可引起爆炸。
2、沸点:56℃;蒸气密度:0;闪点:-18℃;自燃点:538℃。爆炸极限:5~13%。蒸气有甜味,似薄荷香味。作为一种溶剂,用于许多工业。用来制造涂料、清漆、除漆剂、橡胶、塑料、炸药、染料、人造丝和摄影用化学物质。
3、丙酮的爆炸极限是百分之3到11%的原因是它的可燃性、爆炸性、氧气含量引起的。可燃性:丙酮是一种可燃性物质,当它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会形成可燃性的混合物。
4、两酮在常压下的闪点为 -20℃。也就是说,只要温度达到 -20℃ 及以上,一个火星就可以引燃丙酮挥发形成的蒸汽。在常温下的爆炸极限是 5 ~ 18 V/V 基本上两酮的饱和蒸汽压会进入这个范围。
5、蒸气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 55%~18%(体积)。丙酮的羰基能与多种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例如催化氢化生成异丙醇,还原生成频哪醇;与氨衍生物、氢氰酸、炔化物、有机金属化合物反应等。
眼睛接触;浓度在500ppm会产生刺激,1000ppm会有轻度、暂时性刺激。液体会产生中毒刺激。皮肤刺激:液体会有轻度刺激,通过完好的皮肤吸收造成的危险很小。口服;对喉和胃有刺激作用,服进大量会产生和吸入相同的症状。
氯代甲烷:氯代甲烷可以融化一些塑料,比如聚氯乙烯(PVC)。 丙烯酸酯:丙烯酸酯可以融化一些塑料,比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和聚碳酸酯(PC)。
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应当是种有机溶剂;一般可分为剧毒、有毒、微毒、无毒;但无毒并不代表对健康无害。一般是微毒。使用时注意有效防护,比如戴口罩、护目镜、手套等。多换气,粘上后,及时用肥皂水进行清洗。
硫酸也不能完全腐蚀掉塑料杯子,而且也要看什么样的塑料,但是可以考虑用它来把杯子弄穿,再找个长棍想办法勾出来。或者去化工用品点买点专门的塑料溶解剂,价格不贵,就是不好找。再就是求救环卫部门。
1、丙酮(acetone)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分子量508,是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2、是的 丙酮(一般工厂俗称ACE),CH3COCH3,分子量508,密度:在25℃时比重0.788,熔点:-94℃,沸点:548℃,闪点:-178℃(闭杯),又名二甲基甲酮,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
3、丙酮又名二甲基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1、可燃物质与空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例如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5%~74%。
2、最小爆炸限度 (LFL/LEL) %空气体积百分比3 - 3 最大爆炸限度 (UFL/UEL) %空气体积百分比19 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各种可燃气体和燃性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可用专门仪器测定出来,或用经验公式估算。
3、酒精的爆炸下限(LEL):5%;酒精的爆炸上限(UEL):10%。只有在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这两个浓度之间才可能引爆。
4、【答案】:B 表1-3-2部分可燃气体在空气和氧气中爆炸极限, 甲烷在空气中爆炸下限是5%,上限是15%。
5、爆炸下限公式:(体积)爆炸上限公式:(体积)式中 L下――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下限;L上――可燃性混合物爆炸上限;n――1mol可燃气体完全燃烧所需的氧原子数。
6、天然气的比重为0.56;(4)爆炸极限为5~15%。 空混气(液化石油气和空气的混合物) (1)主要成分为CC4; (2)热值约为50.16MJ/m; (3)空混气的比重为40; (4)爆炸极限5~181%(体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