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虽然这一现象仅仅是由于水的分子结构造成的,但对于水的这种特性,人们至今仍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其值为1立方厘米的水的质量为1克。因为温度升高时,水分子的四面体集团不断被破坏,分子无序排列增多,使密度增大。但同时,分子间的热运动也增加了分子间的距离,使密度又减小。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当大于4摄氏度时是热胀冷缩,当小于4摄氏度时是热缩冷胀,根据公式P=m/V可以得出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是最大的。
当水的温度是4摄氏度时,密度是可以说是最大的,但当低于4摄氏度或者变成冰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密度就会减小,与此同时大于4摄氏度以后,随着温度升高密度也减小。
水在4℃时的密度达到最大值。在低于0℃时,水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密度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然而,在0℃至4℃的温度范围内,水展现出一种反膨胀的特性。这意味着随着温度的逐渐升高,水的密度会相应减小。
一般物质的密度顺序是: 固态密度 大于 液态密度 大于 气态密度 只有少数例外 水便是其中一个例外 水的固态 (冰) 的密度 是 大于 水的液态 (水) 的密度。水的最大密度是大约在4°C 的时候。

分子数密度 分子体积的倒数p=1/分子体积,用于表征单位体积下分子的数量。分子数密度的定义是:分子数/这些分子所占的体积单位按国际单位制是:m^-3,也就是“N(就是指多少多少个)立方米”。
分子数密度,如下:分子体积的倒数p=1/分子体积,用于表征单位体积下分子的数量。
分子数密度:分子体积的倒数,p=1/分子体积,用于表征单位体积下分子的数量。
第一个数值没错,但是国际单位制的单位是(个/m^3)而非(个/L)!第二个,把24L表示为24L=24*10^(-3)m^3 如此这两个结果就完全一致了。
实验证明,对0℃的水加热到4℃时,其体积不但不增大,反而缩小。当水的温度高于4℃时,它的体积才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膨胀。因此,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
水在4℃时密度最大,是由于水分子间有氢键缔合这样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根据近代X射线的研究,证明了冰具有四面体的晶体结构。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当大于4摄氏度时是热胀冷缩,当小于4摄氏度时是热缩冷胀,根据公式P=m/V可以得出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是最大的。
当温度升高到4℃时,水分子多以双分子缔合水分子的形式存在,分子占据空间相对减小,此时水的密度最大。如果温度再继续升高比4℃高的时候,物质热胀冷缩的规律即占主导地位,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水在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这句话的说法是正确的。解析:一般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密度减少,在温度降低时密度增大,是因为一般物体都是遵守热胀冷缩的规律。
分类: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中考 解析: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之谜 300多年前,人类就已知道水在摄氏4度时密度最大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