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基碘硅烷,其中文名称为三甲基碘硅烷,也被称作碘三甲基硅烷或碘代三甲硅烷,英文名称则为Iodotrimethylsilane。在化合物的表示上,其英文别名还包括:Trimethylsilyl iodide、Iodotrmethylsilane、Trimethyliodosilanestabilizedwithcoppergranules、TMS iodide、Trimethyliodosilane和Tri methyl silyl iodide。
性状:无色或淡红色易燃液体。溶解性:遇水分解。
碘离子脱离。三甲基碘硅烷选择性反应机理是碘离子的脱离,在反应开始时,三甲基碘硅烷会与一种能提供电子的碱性物质反应。三甲基碘硅烷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化学式为C3H9ISi,是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在室温下存在,主要用于重要的合成试剂,硅烷化试剂,用于头孢他啶的合成。
三甲基碘硅烷为无色或淡红色液体,易燃液体,有一定腐蚀性,遇空气会产生碘化氢气体,需密封、避光、干燥通风处保存,不宜长期储存。
颜色逐渐变深至深红、黑色。三甲基碘硅烷为易燃液体,有腐蚀性,遇湿空气会产生碘化氢气体,运输与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放置后颜色会渐变深,至深红、黑色。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这里列出了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化学、物理、放射性、生物和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在特定工作环境中可能存在,并且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影响。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或者对特定因素有疑问,请告知。
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分为很多种,这些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如有机溶剂类毒物,铅、锰等金属毒物,粉尘等)、物理(如噪声、高频、微波、紫外线、X射线等)、生物(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因素以及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如不合适的生产布局、劳动制度等)。
该目录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编号,以便于各行业、企业使用。该目录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和特殊作业等四大类,具体包括1328项职业病危害因素。
属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1)有毒物质,如铅、汞,乙烯生产过程中,有苯、甲苯、乙基苯、苯乙烯等毒物;生产丁苯橡胶过程中有丁二烯、苯乙烯、高芳烃油、亚硝酸钠、过氧化二异丙苯等几十种。
法律分析:6种。职业危害因素是造成职业病的原因。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修订,将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6类: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VS工作中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不是所有的工作中对人体有危害的因素都是职业病危害因素,只有纳入《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的才是。纳入的,企业要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申报,每年要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要控制不要超过国家允许的标准,职业健康监管部门会对此进行检查,如有违法会面临罚款。
-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主要合成路线有三条:①对三氟甲基苯胺法。对三氟甲基苯胺在溶剂中直接氯化得到2,6-二氯-4-三氟甲基苯胺。该法简单方便,但是对三氟甲基苯胺价格较贵,生产成本比较高,国外主要采用该法生产。②对氯三氟甲苯法。
或者,将对苯二酚、2,3-二氧-5-三氟甲基吡啶及氢氧化钾在二甲基亚矾中,氦气保护下,于150℃反应,生成3-氯-2(4-羟基苯氧基)-5-三氟甲基吡啶,然后与2-溴丙酸乙酯及硫酸钾在丁酮中回流反应2h,即制得产品。
氯化-N-甲基吡啶在百草枯生产中扮演关键角色,敌草快作为百草枯的替代品,依赖于2,2联吡啶的合成。毒死蜱作为全球唯一的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其绿色生产工艺离不开2,3,5,6-四氯吡啶。吡虫啉和啶虫脒的生产则与2-氯-5-氯甲基吡啶有关。
三吡唑基硼配体是一类含氮多齿配体,能与多种金属配位,受到金属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重点研究了三(3,5-二甲基吡唑)基硼(TpMe2)作为辅助配体的稀土单烷基,双烷基和硅胺基化合物的合成以及反应,揭示了一系列新型的稀土金属有机反应,丰富了三吡唑基硼稀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反应化学。
1、它的分子式为C10H6BrNO2,表示这种化合物由10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溴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其分子量精确到小数点后四位为250641克/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