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甲基苯胺是染料和颜料制造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多种染料和颜料。二甲基苯胺可以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料,参与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如医药、农药等。二甲基苯胺在医药领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作为某些药物的中间体,用于合成抗炎镇痛药如甲灭酸等。
2、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 。应用:生产盐基性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等)和碱性染料的基本原料之一,主要品种有碱性嫩黄,碱性紫5BN,碱性品绿,碱性湖蓝,艳红5GN,艳蓝等。
3、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毒性:高毒。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10 -6。应避免与皮肤接触。操作现场应有良好通风,设备应密闭。
4、≥98% 水份:≤0.05% 用途:3,5-二甲基苯胺是一个重要的染(颜)料中间体。 染料及颜料间体,亦可用于有机合成及药物制造。 性质:无色油液体。在光和空气中颜色变深,相对密度(d420)0.976,沸点220-221°C,熔点8°C。能与空气一同挥发。易燃,微溶于水,溶于乙醇 ,乙醚,苯溶液。
1、C6H5NO2加6H2转化C6H5NH(CH3)2加2H2O。根据化学官网得知,在合成二甲基苯胺的反应中,硝基苯(C6H5NO2)与氢气(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二甲基苯胺(C6H5NH(CH3)2)和水(H2O)。
2、用钯作催化剂氢化时,生成环己酮和二甲胺。N,N-二甲苯胺易被氧化,用高锰酸钾氧化或在浓硫酸中190~200℃氧化时,得到四甲基二氨基联苯。在氯仿中用二氧化锰氧化时,生成N-甲酰甲基苯胺。用中性过氧化氢和过氧酸等氧化时,生成二甲基苯胺亚氧化合物[C6H5N(CH3)2O]。
3、将硫酸二甲酯滴加至10%以下的苯胺和水的混合液中,搅拌1h后滴加30%氢氧化钠溶液。静置分取上层有机相,下层用苯提取,提取液回收苯后所得油状物与有机相合并,此即苯胺、N-甲基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混合物。用硫酸处理混合物,使苯胺生成硫酸盐结晶滤除。
4、苯胺易被氧化,要注意,所以不能直接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所以需要保护氨基-NH2,但是又不能改变它的活化和定位性质。

1、CH2O+Ph—NH2==Ph—N=CH2+H2O。苯胺与甲醇反应方程式是CH2O+Ph—NH2==Ph—N=CH2+H2O,苯胺、甲醇和硫酸按一定比例混合,在高压釜中于200-230℃和0-0MPa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甲基苯胺,苯胺是最简单的一级芳香胺。
2、苯合成NN二甲基苯胺:苯胺和甲醇反应,加热条件。对二甲苯(PX)能够通过芳族化合物例如甲苯和/或苯与反应剂例如氢气和一氧化碳和/或二氧化碳和/或甲醇或由其制备的甲基化试剂组成的混合物反应,以提高选择性的方式合成。
3、用中性过氧化氢和过氧酸等氧化时,生成二甲基苯胺亚氧化合物[C6H5N(CH3)2O]。N,N-二甲基苯胺与酰化剂发生反应时,甲基被酰基所取代。与四硝基甲烷在吡啶中反应,苯核不发生取代,而是甲基被亚硝基取代。发生卤代、硝化、磺化等反应时,都是邻、对位发生取代。
4、-二甲基苯胺的合成路线主要有2,6-二甲基苯酚氨解法、邻甲基苯胺烷基化法、苯胺甲基化法、间二甲苯双磺化硝化法和间二甲苯硝化还原法等。 其制备方法有以下几种。(1)以间二甲苯为原料,采用混酸硝化、催化加氢而得。
制备NaH2PO2H2O时,结晶开始析出的温度应该控制在80℃以下。这是因为当溶液温度高于80℃时,NaH2PO2H2O易发生水解,降低其纯度。
二甲戊灵为桔黄色结晶固体,熔点54-58℃,溶解度25℃,水中0.275mg/L,易溶于丙酮、二甲苯等有机溶剂。 可以看出,应该用丙酮或苯类溶剂清洗。
-61℃。二甲基甲酰胺简称DMF,是一种透明液体,F凝固点-61℃,沸点158℃,在-61℃会被冻住。冰,是由水分子有序排列形成的结晶,水分子间靠氢键连接在一起形成非常开阔(低密度)的刚性结构。
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粉末;熔点:141-146℃;溶于丙酮和甲醇、微溶于水、不溶于己烷;稳定性:在通常贮存的条件下稳定。
1、N,N-二甲基苯胺,又名N,N-二甲苯胺; 二甲基氨苯; 二甲基替苯胺,是一种黄色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有毒性,熔点 5℃,沸点:191℃ ,主要用作染料中间体、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
2、又称二甲基替苯胺,无色至淡黄色油状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在空气中或阳光下易氧化使用泽变深。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等多种有机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合成物。微溶于水。可燃,遇明火会燃烧,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0%(vol)。高毒,高热能分解放出有毒的苯胺气体。
3、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主要用途:用作染料中间体,用于制香兰素、偶氮染料、三苯基甲烷染料,也可作溶剂、稳定剂、分析试剂等。毒性:高毒。吸入其蒸气或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其毒性和苯胺大致相同。具有血液毒、神经毒和致癌性。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5×10 -6。应避免与皮肤接触。
亚磷酸,这个化学界的重要中间体,其生产过程犹如一门精细的艺术,涉及到多种创新技术与工业实践。作为H3PO3的化身,它的制备工艺多样且关键,主要包含水解法、脱盐酸法和三氧化二磷法。其中,水解法是主流,通过将三氯化磷经过一系列精密步骤,如水解、精制、冷却结晶,最终得以结晶成白色结晶性粉末。
亚磷酸三甲酯的生产原理深入剖析,我们将传统的生产工艺与现代绿色化学理念相结合,探索更为环保的合成路径。2 流程优化策略 通过详细剖析生产工艺流程,我们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包括改进反应条件、优化设备设计,以期显著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
密度:651 kg/L熔点:74℃沸点:200℃(分解)质量标准亚磷酸≥99% 95%氯化物≤0.01%磷酸盐≤0.1%硫酸盐≤0.006%重金属≤0.001%铁 ≤0.0012%水溶解试验:清亮无色理化性状:有强吸湿性和潮解性,易溶于水和醇。空气中缓慢氧化成正磷酸。180℃分解为磷化氢和正磷酸。有腐蚀性。
分子式:H3PO3 相对分子质量:800 生产工艺:以原料划分,我厂生产以下两种亚磷酸:(1)以三氯化磷为原料水解制得的结晶工业亚磷 酸及液体工业亚磷酸(2)以亚磷酸二甲酯残液为原料水解制得的结晶工业亚磷酸及液体工业亚磷酸。
亚磷酸(Phosphorous acid)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其化学式为H 3 PO 3 ,分子量为800。易溶于水和醇。在空气中缓慢氧化成磷酸,加热到180℃时分解成磷酸和磷化氢(剧毒、易爆)。
在三氯化磷滴加合成双甘膦部分,原IDA法工艺采用的是在酸性条件下高温时将甲醛滴加到亚磷酸与IDA混合溶液中进行反应,考虑到工业上亚磷酸的合成一般采用三氯化磷水解制得,直接滴加三氯化磷对于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简化操作过程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