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三醇、丙醇、丁醇、甲醛如何鉴别?

1、加氢氧化铜,丙三醇会有蓝色沉淀。甲醛就银镜反应。丙醇丁醇直接同体积同浓度测质量就行了。

2、以下简单记:A.正丁醇、B.乙酸、C.甘油、D.丙酮、E.乙醛、F.异丙醇、G.苯酚、H.苯甲醛;分别取A~H样品少许,加入2,4-二硝基苯肼,生成沉淀者为D、E、H(记为一组);无沉淀者为A、B、C、F、G(记为二组)。

3、第五种就是怪味,怪味主要存在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例如丙烯醛、丙烯酰胺)、硫化氢等。其中异戊醇为臭味,正丙醇为恶臭,异丁醇为苦味;丙三醇为涩味,异戊二醇为辣味;庚二醇为麻醉性毒素,甲氰基等等。所以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追求所谓的“回甘”便将这个东西给去除了。

4、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丙炔;加入卢卡斯试剂迅速产生浑浊的是叔丁醇,余者无反应;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有颜色变化的为苯酚,余者无反应;加入高碘酸和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甘油,余者为苯甲醇。

5、白酒中的醇类,除乙醇为主外,还有以下主要的醇类:甲醇、丙醇,第三丁醇、仲丁醇,异丁醇,第三戊醇、第二戊醇、异戊醇,正戊醇、己醇,庚醇,辛醇、正丁醇、丙三醇、异丙醇,3—丁二醇等。

如何用化学法鉴别1-丁醇,2-丁醇,2-甲基-2-丙醇

1、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其它嘛,你也可以用氧化的办法,1-丁醇会被氧化为醛,2-丁醇氧化为酮,2-甲基-2-丙醇不被氧化。然后再分别鉴别醛基和酮基即可(费林试剂什么的)。只不过比上面的方法麻烦多了。

2、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1-丁醇和2-丁醇,无现象的是丁醛和丁酮,其中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的鉴别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晶体生成的是2-丁醇,无现象的是1-丁醇,无现象的那组鉴别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丁醛,不反应的是丁酮。

3、把铜丝在空气中烧成黑色(表面的氧化铜),趁热插入各溶液中;不能重新生成紫红色铜单质的是 2-甲基-2-丁醇。

4、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2-甲基-1-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能溶于约20份水。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气体。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5、加入卢卡斯试剂(ZnCl2+浓盐酸),静置片刻出现浑浊者为2-丁醇,加热后出现浑浊者为1-丁醇。余下两者加入I2+NaOH溶液,出现沉淀(沉淀成分为CHI3)者为丁酮。

6、反应速度:1-丁醇 2-丁醇 叔丁醇 卢卡斯试剂又称盐酸-氯化锌试剂,英文写作LUCAS试剂。制备以及储存:将34g熔化过的无水氯化锌溶鱼23ml纯浓盐酸中,同时冷却以防氯化氢逸出,及得35ml溶液,放冷后,存在玻璃瓶中,塞紧。用途:在有机分析中用作伯、仲、叔醇的鉴别试剂。

如何鉴别苯甲醇、丙醇、2-丁醇和叔丁醇?

1、要鉴别苯甲醇、丙醇、2-丁醇和叔丁醇,可以使用以下方法进行鉴别: 火焰试验:将待鉴别的化合物滴在火焰中,观察火焰颜色和特征。苯甲醇和丙醇燃烧时火焰较为明亮,且火焰颜色偏黄;2-丁醇和叔丁醇燃烧时火焰较暗,且火焰颜色偏蓝。

2、通过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的形成,则该物质为丙炔。若加入卢卡斯试剂后溶液迅速变浑浊,则该物质为叔丁醇,其余物质无此反应。向溶液中加入三氯化铁后,若出现颜色变化,则该物质为苯酚;若无变化,则为苯甲醇。

3、加入硝酸银的氨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为丙炔;加入卢卡斯试剂迅速产生浑浊的是叔丁醇,余者无反应;加入三氯化铁溶液有颜色变化的为苯酚,余者无反应;加入高碘酸和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为甘油,余者为苯甲醇。

4、用卢卡斯试剂: 反应速度 1-丁醇 2-丁醇 叔丁醇 卢卡斯试剂又称盐酸-氯化锌试剂,英文写作LUCAS试剂。用于在有机分析中用作伯、仲、叔醇的鉴别试剂。结构不同的醇和卢卡斯试剂反应速度差异明显,低级一元醇能溶于卢卡斯试剂中,而相应的氯代烷却不溶,从出现混浊所需的时间可以衡量醇的反应活性。

5、四者互为同系物,都是饱和一元脂肪醇。醇的种类多得很,按羟基数目可以分为一元醇(如甲醇、乙醇、异丙醇、叔丁醇)、二元醇(如乙二醇)和多元醇(如甘油),按碳架分为脂肪醇(如正丁醇)、脂环醇(如环己醇)和芳香醇(如苯甲醇)。

6、习惯命名法:简单醇常采用习惯命名法,即在与羟基相连的烃基名称后加一个醇字。例如:甲醇、乙醇、丙醇等。系统命名法: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饱和醇的命名: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按照主链所含 的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醇。

怎样鉴别甲醇、乙醇、异丙醇

1、它们的化学式不同:甲醇的化学式是(CH3OH),乙醇的化学式是(CH3CH2OH) ,异丙醇的化学式是(C3H8O)甲醇沸点65℃,是无色可燃的液体,有类似酒精的气味,跟水能以任意比率混溶。甲醇有毒,饮用10mL,就能使眼睛失明,再多可使人中毒致死甲醇是优良的有机溶剂,还是制造甲醛等的原料。

2、它们的化学式不同:甲醇(CH3OH),异丙醇(C3H8O)用烧红的铜丝和银氨溶液可以鉴别,原理:在铜的催化作用下,乙醇被氧气氧化为乙醛,而异丙醇被氧化为丙酮,之后用银氨溶液进行银镜反应,出现银镜的就是乙醇。甲醇是无色可燃的液体,有类似酒精的气味,沸点65℃,跟水能以任意比率混溶。

3、方法一:取两试管,分别装入适量待鉴别液,加入适量浓硫酸,两试管同时加热,迅速加热至170,收集产生气体,通入溴水中。能使其褪色的,是乙醇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乙醇与浓硫酸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乙烯,乙烯与溴水反应,使溴水褪色;甲醇与浓硫酸反应,不产生能使溴水褪色的气体。

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正丁醇,2-丁醇,2甲基-2丁醇。

1、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1-丁醇和2-丁醇,无现象的是丁醛和丁酮,其中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的鉴别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晶体生成的是2-丁醇,无现象的是1-丁醇,无现象的那组鉴别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丁醛,不反应的是丁酮。

2、加入卢卡斯试剂,先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甲基-2-丁醇,加热后看到沉淀生成的是2-戊醇,最后形成沉淀的是正戊醇。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苯甲醇,苯甲醚无变化。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正丁醇,正己烷、正丁基氯无反应;加入硝酸银的醇溶液加热,有沉淀生成的是正丁基氯,正己烷无变化。

3、实验通过采用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卢卡斯试剂与含有不多于6个碳原子的醇作用,根据反应速率不同来鉴别不同醇。无可见反应,溶液不变浑浊,原物质为伯醇。溶液在3到5分钟之内变为云雾状,原物质为仲醇。溶液立即变成云雾状,发生相分离,原物质为叔醇,如叔戊醇。

4、用卢卡斯试剂(LUCAS试剂),即盐酸-氯化锌试剂(ZnCl2-HCl试剂)。低级一元醇能溶于卢卡斯试剂中,而相应的氯代烷却不溶,从出现混浊所需的时间可以衡量醇的反应活性。在该鉴定中,与试剂反应后立即浑浊或分层的是2-甲基-丙醇,5-10mim内浑浊或分层的是2-丁醇,正丁醇常温下不与卢卡斯试剂反应。

5、用化学方法鉴别丁醇,2-丁酮,2-氯丁烷:室温条件下,2-氯乙烷是气体,其他都是液体,而且一般都不写2-氯乙烷,直接氯乙烷,疑为2-氯丁烷。

2-甲基-1-丙醇,2-丁醇,2-甲基-2-丁醇如何鉴别

1、用卢卡斯试剂,因为 3° -OH 2° -OH 1° -OH,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2-甲基-1-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气味。能与乙醇和乙醚混溶,能溶于约20份水。

2、所以立即浑浊的是2-甲基-2-丙醇,几分钟后浑浊的是2-丁醇,加热之后才浑浊的是1-丁醇。其它嘛,你也可以用氧化的办法,1-丁醇会被氧化为醛,2-丁醇氧化为酮,2-甲基-2-丙醇不被氧化。然后再分别鉴别醛基和酮基即可(费林试剂什么的)。只不过比上面的方法麻烦多了。

3、把铜丝在空气中烧成黑色(表面的氧化铜),趁热插入各溶液中;不能重新生成紫红色铜单质的是 2-甲基-2-丁醇。

4、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1-丁醇和2-丁醇,无现象的是丁醛和丁酮,其中有气体生成的一组的鉴别加入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有黄色晶体生成的是2-丁醇,无现象的是1-丁醇,无现象的那组鉴别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丁醛,不反应的是丁酮。

5、你写结构式出来可以发现这题其实就是鉴别伯醇,仲醇,叔醇,也就是说连接-OH的C上有几个H原子 用卢卡试剂(浓HCl+ZnCl2),伯醇无反应,加热后浑浊,仲醇几分钟后浑浊 叔醇立即浑浊。

鉴别丁醇甲基和丙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