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偶姻及衍生物(安息香、安息香双甲醚、安息香乙醚、安息香异丙醚、安息香丁醚)。苯偶酰类(二苯基乙酮、α,α-二甲氧基-α-苯基苯乙酮)。烷基苯酮类(α,α-二乙氧基苯乙酮、α-羟烷基苯酮、α-胺烷基苯酮)。酰基磷氧化物(芳酰基膦氧化物、双苯甲酰基苯基氧化膦)。
2、光引发剂819经过测试可用于木材、金属、塑料、纸张和光纤表面的 印刷油墨和预浸渍体系等。 在具有高遮盖力的白漆、色漆和含有钛白或其它颜料的油墨中,819添加少量就可使涂层具有优异的固化效果和抗UV黄变性能。由于 819具有优异的吸收性能,所以可应用于厚膜体系中。
3、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进入体内,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有研究报告表明,引起苯中毒的部分原因是由于在体内苯生成了苯酚。
4、沈家祥和同事利用库房里仅存的一小瓶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对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十余步反应,打通了氯霉素混旋体的合成路线。1952年3月8日,他接受了发展氯霉素工业生产的任务。他大胆制订了通过对硝基乙苯合成关键中间体对硝基苯乙酮的方案。首先,他们从苯和乙烯来制取乙苯。
它是化学物质。乙酰氨基能让苯环上邻对位的氢变得活泼,而邻位因空间阻碍的关系不易反应,所以就对位为主了。因为NHC等于OCH3属于第一类定位基,定位效应为邻对位,邻位的位阻比对位的要大,所以主要为对位。
又如将N-溴代-2,6-二甲基-乙酰苯胺溶于醋酸、氯苯等溶液中也会发生重排成p-位及m-位溴代异构体:反应机理Pinacol片呐醇重排连二醇类化合物在酸催化下,失去一分子水重排生成醛或酮的反应,称为Pinacol重排反应。
氮段增加乙酰基会增加静电吸引是因为羰基氧的电负性大。根据相关资料查询:乙酰苯胺溴代反应比苯胺反应更快。因为苯胺中的氢原子被乙酰基取代后,生成乙酰苯胺,乙酰基是吸电子基,吸电子诱导效应导致氮氢键的极性变大,氮氢键更易断裂,因此乙酰苯胺的溴代反应更容易,反应速率越快。
生成4-甲基乙酰苯胺。乙酰化的目的是降低氨基的给电子效应,否则溴代的时候会引入两个溴。4-甲基乙酰苯胺在乙醇中进行溴代,得到2-溴-4-甲基乙酰苯胺。2-溴-4-甲基乙酰苯胺进行水解,得到2-溴-4-甲基苯胺。得到2-溴-4-甲基苯胺和亚硝酸反应得到重氮盐,然后和溴化亚铜反应,得到目标产物。
缺电子重排反应是反应物分子先在迁移终点形成一个缺电子活性中心,从而促使迁移基团带着键裂的电子对发生迁移,并通过进一步变化生成稳定产物。
有利于碳正离子中间体正电性的减弱而增加其稳定性。在碳正离子的三个共振式当中,亲电试剂结合在临位和对位的共振结构能连比较低,也比较稳定,参与共振杂化的贡献也最大。总的来说,当第一个结合的基团为斥电子集团是,形成临对位所需的活化能较小,发生速度快,容易进行。
易燃类试剂易挥发成气体, 而且遇明火易燃烧,通常把闪点在25摄氏度以下的液体均列入易燃类。闪点在 零下4度以下的包括:石油醚、氯乙烷、溴乙烷、乙醚、汽油、二硫化碳、缩醛、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
易燃类液体 闪点在25℃以下的液体,如石油醚、氯乙烷、溴乙烷、乙醚、汽油、二硫化碳、缩醛、丙酮、苯、乙酸乙酯、乙酸甲酯等,应存放于阴凉通风处,理想存放温度为-4~4℃。闪点在25℃以下的试剂,存放最高室温不得超过30℃,特别要注意远离火源。
乙醚化学式是C2H5OC2H5 。乙醚又称二乙醚或乙氧基乙烷,是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无色、易燃、极易挥发的液体。其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极性有机溶剂,与空气隔绝时相当稳定,但与空气接触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略溶于水,能溶于乙醇、苯、氯仿、石油醚、其它极性溶液及许多油类。
酸碱性:乙醚是一种中性物质,在水中可以形成微弱的碱性。乙醚的作用:麻醉药品,乙醚可以引起全身麻醉,健康情况良好的人均可适用。军工业制造,利用乙醚易燃易爆炸且无色的特点,使用乙醚制造出无烟火药。乙醚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很少与除酸之外的试剂反应。
乙醚(ethylether),无色液体,极易挥发,气味特殊;极易燃,纯度较高的乙醚不可长时间敞口存放,否则其蒸气可能引来远处的明火进而起火。
二氯苯乙酮的合成方法是:准备反应装置和材料:装配干燥的反应瓶,准备好苯乙酮(Acetophenone)、氯乙醇(Chloroethanol)、氢氧化钠(NaOH)、氯(Cl2)等试剂。
不需要这么复杂,有机合成中比较重要的规则是产率要尽可能的高,所以正常情况下步骤越少越好。个人认为合成路线应该是:苯与氯气以氯化铁作为催化剂生成一氯化苯,产物与乙酰氯通过酰基化反应生成对氯苯乙酮即可。氯原子为邻对位定位基,完全可以做到。
合成制备2,4-二羟基苯乙酮,按酰化剂分,大致有以下几条路线:(1)以冰醋酸为酰化剂, 氯化锌为催化剂;收率61 %,用BF3 ,H2SO4,多聚磷酸等催化体系,收率可达60%~80%。(2)以醋酸酐为酰化剂,用HClO4,AlCl3 为催化剂,收率70%~ 90%;以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收率为85 %。
InChI编码为InChI=1/C14H12O/c15-14(13-9-5-2-6-10-13)11-12-7-3-1-4-8-12/h1-10H,11H2,进一步描述了其分子结构。在工业生产中,二苯乙酮主要通过苯乙酸与三氯化磷反应生成苯乙酰氯,再在无水三氯化铝的作用下与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