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哪些物质的密度比水小?

1、常见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冰,蜡,干木块,泡沫,金属里只有锂、钠、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有机物中的液态烃(乙烷、乙烯、苯、苯的同系物……),乙醇,乙醛,液态酯(乙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一氯卤代烷烃(1-氯乙烷……),石油产品(汽油、煤油、油脂……)。

2、小于水:低级醇(甲醇,乙醇等),一氯代烃,烷烃,苯,低级酯,石油,等等。大于水:卤带烃(除一氯代烃以外),四氯化碳CCl4,氯仿CHCl3,硝基苯(硝基化合物),氯苯,溴苯,酚,羧酸,等等。

3、说几个简单的:钠,钾的密度比水小,煤油的密度比水小,石蜡的密度比水小,酒精的密度比水小,苯的密度比水大,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大,氨水的密度也比水小, 氨水溶液越浓溶液密度越小 氨水越稀密度越大。

4、金属锂、常温常压下所有气体:氧气,氮气,氢气,氦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三氧化氮,氯气,氖气、酒精,煤油,汽油等等。

5、金属锂:银白色的金属。密度0.534克/厘米3。是密度最小的金属 常温常压下所有气体:氧气,氮气,氢气,氦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碳,三氧化氮,氯气,氖气。。3。很多液体:酒精,煤油,食用油,汽油,柴油,乙醚,丁烷,甲醇。。

冰的密度为何小于水?

冰变成水是等质量变换,冰的体积大于液态水,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那为什么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呢?那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由于受热,使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间的间隙会增大。

密度与硬度之间没有相互关系,这完全是两个概念。密度是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而硬度是材料局部抵抗硬物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因:因为液态的水在凝固成冰的时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一定规则排列,每个分子都被四个分子包围,形成一个结晶四面体。这种排列由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决定。在液态水中,水分子是自由的,可以达到形成氢键的排列。

因为固体的体积较大,所以密度较小。而固体的体积较大,是因为形成晶体时,分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于是就会形成空位。可以简单的不科学的想象一下,有十个分子,对于水,是平均距离较远,可是对于其中一个水分子来说,其它九个都绕着它,成球面,于是它的体积就是一个球的大小了。

一道物理题

1、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1/2后 F2 = F2/2 同时斜面支持力也发生变化。

2、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当物体受到的力大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物体才会运动。A的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0.25×50=15N,B的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0.25×60=15N,即A受到至少大于15N的力才能运动,B受到至少大于15N的力才能运动。

3、【答案】最大压力Mg+2mg+(mnπL/900); 最小压力Mg+2mg-(mnπL/900).【解析】由题知,周期T=60/n。

4、解:加速度a=f/m=6000/1000=6(m/s^2)速度由v=15m/s减速到0用时t 由v=at得:t=15/6=5s 即:刹车后5s车已经完全停止,其后静止。车的位移s=v^2/2a=15*15/(2*6)=175m 解析:本题的出题意图就是考察:物理公式在应用过程中要考虑实际情形。

5、选AC 本题详解:假设,小球在AB段静止时是初始状态,在CD各小球达到最高点时是截止状态。通过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1234这四个小球的初始状态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4个小球的动能,然后4个小球的动能转化为截止状态的重力势能。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实验观察

1、金属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反应。本文将通过实验观察,介绍金属钠的一些重要现象和结论。质软实验观察发现,金属钠能够用小刀切割,说明它的质地比较软。熔点低金属钠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熔成闪亮的小球,这说明它的熔点比较低。

2、物理性质:钠的硬度低;钠呈银白色;钠的密度比水小;钠的熔点低化学性质:金属钠能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

3、金属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钠的熔点是981℃,沸点是889℃。钠的化学性质 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很容易失去。

4、物理性质:钠单质很软,可以用小刀切割。切开外皮后,可以看到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很快就会被氧化失去 光泽。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具有较好的导磁性,钾钠合金(液态)是原子堆导热剂。钠的密度是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密度大,钠的熔点是981℃,沸点是889℃。

为什么冰的密度比水小?

冰变成水是等质量变换,冰的体积大于液态水,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那为什么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呢?那是因为随着温度升高,由于受热,使分子的运动加剧,分子间的间隙会增大。

冰的密度比水小的原因:因为液态的水在凝固成冰的时候,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分子按一定规则排列,每个分子都被四个分子包围,形成一个结晶四面体。这种排列由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决定。在液态水中,水分子是自由的,可以达到形成氢键的排列。

因为固体的体积较大,所以密度较小。而固体的体积较大,是因为形成晶体时,分子的位置都是固定的,于是就会形成空位。可以简单的不科学的想象一下,有十个分子,对于水,是平均距离较远,可是对于其中一个水分子来说,其它九个都绕着它,成球面,于是它的体积就是一个球的大小了。

水的密度比冰大,一般来说,物体都是热涨冷缩,所以从液体冷却到固体体积会缩小,密度会变大。但是水在0-4摄氏度时是反常的,热缩冷涨,也就是水在4度以后越降温体积越大,到零度变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响应就变小了。所以冰的密度比水小。

冰和水的密度不同就是因为他们的分子密集程度不同,因为冰分子间的空隙比水分子之间空隙大,所以冰的密度就比水的低。

水温降到0℃时,水结成冰,水结冰时几乎全部分子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巨大的缔合分子,在冰中水分子的排布是每一个氧原子有四个氢原子为近邻(两个共价键,两个氢键),这样一种排布导致成一种敞开结构,也就是说冰的结构中有较大的空隙,所以冰的密度反比同温度的水小。

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

1、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因为浮在水上),颜色是银白色的,质软(小刀轻轻地就可以切下),熔点低(跟水反应放出的热应该温度不会非常高,但是还是熔化成小球)。

2、把某种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量,金属就熔化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

3、第一:放金属钠块的小烧杯里的纯水的体积应该为烧杯容积的1/2~1/3之间。如果水是满杯的,钠与水的剧烈反应能使溶液溢出烧杯,可能发生安 全事故。第二:切金属钠后要用清洁、干燥的滤纸把金属钠块表面的煤油吸附掉后再 投放于水中使其反应平稳、顺利。

4、硬度小(因为小刀轻轻就能切下)2。熔点低(因为反应放的热就能使其熔化)3。密度小(因为能浮在水面上)4。

密度小于水的刀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