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岩石的密度是多少

1、大庙式岩浆型钒钛磁铁矿产在基性杂岩体中,矿石的平均密度为95×103kg/m3,围岩的平均密度为(88~99)×103kg/m3,存在(07~0.96)×103kg/m3的密度差。

2、大多数造岩矿物如长石、石英、辉石等具有离子型或共价型结晶键密度为2~5克/厘米3(极少数达5克/厘米3)。结晶键为离子-金属型或共价-金属型的矿物,如铬铁矿、黄铁矿、磁铁矿等密度较大,为5~5克/厘米3。在金属矿区,岩石中金属矿物的含量增高,岩石的密度就增大。

3、一般来讲,金属矿石具有较大的密度,其变化范围是5~0g/cm3;大部分非金属矿石的密度值较小,岩石的密度在2~5g/cm3之间(表3-3-1)。表3-3-1 常见岩石的密度 沉积岩 沉积岩密度的变化范围是2~0g/cm3,常见值为7~7g/cm3。

闪长岩与花岗岩区别

成因不同:闪长岩是一种火成岩,形成于深部地壳的火山喷发或岩浆侵入过程中。花岗岩也是一种火成岩,形成于地壳深部的岩浆冷却和结晶过程中。矿物组成不同:闪长岩主要由斜长石和石英组成,斜长石的含量较高。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斜长石组成,石英的含量较高。

特点不同,组成不同,形成过程不同。闪长岩相对于花岗岩来说,具有高密度、不易磨损,抗压强度高的特点。这也是闪长岩被广泛应用于道路,高层建筑和桥梁等工程中的原因之一。而花岗岩具有不易腐蚀、可加工性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建筑装饰,摆件等领域。

矿物组成和结晶大小的不同。矿物组成: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矿物组成,而闪长岩主要由长石和斜长石组成。结晶大小:花岗岩的结晶较粗大,晶粒尺寸在几毫米到几厘米之间,而闪长岩的结晶较细腻,晶粒尺寸在几毫米以下。

区别:性质不同:辉长岩是一种基性深成侵入岩。闪长岩是为全晶质中性深成岩的代表岩石,也是花岗石石材中主要岩石类型之一。花岗岩属于酸性(SiO266%)岩浆岩中的侵入岩,这是此类中最常见的一种岩石。

与石英闪长岩的区别是石英含量较高,与奥长花岗岩的区别是暗色矿物含量较高。 斜长花岗岩(plagioclase granite) 是成分较特殊的一类花岗岩,主要由石英、斜长石和暗色矿物组成。岩石中基本不含碱性长石,斜长石占长石总量的90%以上。当暗色矿物较多时(含量10%),可称英云闪长岩。岩石中的K2O含量极低,一般1%。

辉长岩-玄武岩类

本类中代表性的侵入岩是辉长岩,玄武岩为喷出岩的典型代表,它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体积最大的一类火山岩,浅成条件下形成的本类代表性岩石是辉绿岩。 (二)侵入岩 辉长岩和辉绿岩在标本上呈灰色至灰黑色,中粒至粗粒,一般呈等粒结构。

手标本:辉长岩、斜长岩、辉绿岩、气孔杏仁状玄武岩、橄榄玄武岩。薄片:辉长岩、斜长岩、辉绿岩、橄榄玄武岩、伊丁玄武岩。

本类中代表性的侵入岩是辉长岩,玄武岩为喷出岩的典型代表,它是地球上分布最广、体积最大的一类喷出岩,浅成条件下形成的本类代表性岩石是辉绿岩。 侵入岩 辉长岩和辉绿岩在标本上呈灰色至灰黑色,中粒至粗粒,一般呈等粒结构。

喷出岩的代表岩石为玄武岩。玄武岩多呈黑色、灰绿色至暗紫色;矿物成分与辉长岩基本相同;具隐晶质结构或斑状结构;气孔、杏仁构造。

碱性辉长岩类遭受次生变化后,斜长石被绢云母、方解石、绿帘石交代,暗色矿物被绿泥石、碳酸盐交代,霞石被钙霞石、白云母、方沸石交代,碱性长石发生高岭土化。 喷出岩 与碱性辉长岩相当的喷出熔岩称碱性玄武岩,其代表性岩石为碱性橄榄玄武岩、碱玄岩、碧玄岩等。

辉长岩类有哪些?

辉长岩是一种基性深层侵入岩石,主要由含量基本相等的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此外尚有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等成分。辉长岩主要由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组成,此外还可有角闪石、橄榄石等成分。辉长岩是深部洋壳的代表性岩石之一。

辉长岩类的主要矿物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次要矿物为斜方辉石、橄榄石、角闪石和黑云母,偶见正长石和石英;常见副矿物为磁铁矿、钛铁矿、铬铁矿、磷灰石和尖晶石等。斜长石 通常是拉长石或培长石,多呈薄板状,双晶宽而清晰。常易发生钠黝帘石化,即被钠长石化、黝帘石或绿帘石的集合体交代。

岩石主要由斜长石,角闪石和辉石组成,其中碱性辉长岩含微斜长石,副矿物有磁铁矿、榍石、磷灰石及绿帘石等。辉长岩类的岩石化学成分见表1-2。按岩石化学成分,辉长岩可分为四类:①辉长岩;②碱性辉长岩;③淡色辉长岩;④辉长闪长岩。

简述岩石的性质对风化的影响

碎屑岩中如为硅质胶结较难风化,钙质、铁质胶结则较易风化。另外,岩石成层的厚薄、层间原生裂隙的发育程度等构造特征,均影响到岩石的抗风化能力。抗风化能力强的岩石常凸出地表,而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则常形成洼地。

岩石性质: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风化作用的影响因素:岩石性质、气候的、地形条件。气候条件: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

D、地形条件的影响。岩石的风化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岩石中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破碎情况,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等。将风化带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等。

花岗岩在干旱条件下风化后成为巨大破碎岩块或砂质残积物,地形高耸险峻;在温湿条件下,形成粘土或高岭土质残积物,地形平缓而圆滑。岩石的这些风化产物和对地形影响的特点,对于地质测量、找矿和水文、工程的地质勘察,都是非常有用的。

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岩石性质、地质构造、气候的、地形条件。岩石的风化带的划分:主要依据是岩石中矿物成分和结构、构造的变化,破碎情况,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等。将风化带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

花岗岩密度是多少

1、花岗岩密度在每立方米2790kg到每立方米3070kg之间。花岗石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面,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

2、花岗岩种类较多,不同品种平均密度不同,大致在79-07g/cm3之间。

3、花岗岩的密度是:2790~3070 kg/m3。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质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花岗石的二氧化硅含量较高,属于酸性岩石。

4、花岗岩物理特性:密度:79-07g/cm3。

5、该密度是79g/立方厘米左右。花岗岩主要是在地表生成的一种岩石,其特点便是比较坚硬,普遍的花岗岩密度一般都在79g左右,花岗岩的类型不同,往往决定其密度也有所不同。花岗岩中主要矿物为石英、钾长石和酸性斜长石,次要矿物则为黑云母、角闪石,有时还有少量辉石。

6、花岗岩的密度是:2790~3070 kg/m3。花岗石以石英、长石和云母为主要成分。其中长石含量为40%~60%,石英含量为20%~40%,其颜色决定于所含成分的种类和数量。花岗石为全结晶结构的岩石,优质花岗石晶粒细而均匀、构造紧密、石英含量多、长石光泽明亮。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