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沸点不同 葡萄糖:沸点为521 ℃。果糖:沸点为557 ℃。甲基葡萄糖苷:沸点为200 C (0.2 MMHG)。 熔点不同 葡萄糖:熔点为146C。果糖:熔点为103 至 105 ℃(分解)。甲基葡萄糖苷:熔点为169-171 C。
2、酸性条件下,溴水反应,葡萄糖褪色,果糖不褪色。Seliwanoff反应:将糖与浓酸作用后再与间苯二酚反应,若是酮糖就显鲜红色,若是醛糖就显淡红色,由此可鉴别酮糖和醛糖。果糖鲜红色。试剂:溶解50mg间苯二酚(resorcinol)于100mL盐酸(盐酸:水=1:2v/v)中。临用前配制。
3、光旋光度法:葡萄糖具有旋光性,可以使用旋光仪来测定溶液的旋光度,从而判断是否为葡萄糖。 化学试剂法:使用特定的化学试剂,如费林试剂、本氏试剂等,在特定条件下与糖反应生成颜色或沉淀,根据不同的反应结果来鉴别糖类。
4、葡萄糖成了甲苷,失去了还原性,所以用菲林试剂或者托伦斯试剂只有果糖呈正反应;然后稀酸水解,葡萄糖甲苷易水解生成葡萄糖和甲醇,于是对菲林试剂或者托伦斯试剂成正反应;剩下的为半乳糖,因其没有还原性。
说明它是由葡萄糖和果糖缩水而成的二糖,既是葡萄糖苷也是果糖苷。
葡萄糖和果糖构成糖苷的区别在于如下:蔗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份子果糖。通过1,4糖苷键相连构成。故既是葡萄糖苷又是果糖苷。
蔗糖是由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在结构上,蔗糖与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其它双糖有所区别。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但它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其中,葡萄糖的醛基和果糖的酮基之间形成了β-1,2糖苷键。
蔗糖是一个葡萄糖分子和通过糖苷键连接果糖分子组成的双糖。结构:α-D-吡喃葡糖基 - (1→2)-β-D-呋喃果糖苷。葡萄糖是α-苷键果糖是β-苷键。葡萄糖具有六元吡喃环状结构,果糖是呋喃环状结构。属于非还原性糖,而麦芽糖、乳糖之所以具有还原性,是因为其具有半缩醛羟基。
蔗糖分子是由葡萄糖和果糖彼此以半缩醛的羟基(苷羟基)缩合成的,即具有 α-葡萄糖苷(1-2)β-果糖苷型糖苷键。

**连接基团的命名**:如果糖连接的是醇或酚,通常会命名连接基团,例如甲基、乙基等。如果连接的是氨基酸,可能会涉及氨基酸的名称。 **连接位置**:在糖分子上,从醛基(端基)开始计数,确定糖苷键的位置。
糖苷键的的命名:首先,需要指出糖苷键连接在糖的哪个位置上。糖苷键的表示方式:指出键连接两个碳原子的位置,由糖基的碳位用箭头指向配基的碳位,如1→4或1→6。如果两个糖单位都互为配基,则用双箭头表示,如11,12。
糖苷键的命名从左边第一个糖基开始,指出每个糖基的构型用阿拉伯数字和数字表示糖苷键。例如:麦芽糖α-1,4糖苷键,乳糖β-1,4糖苷键,半乳糖α-1,6糖苷键。
淀粉用碘水鉴别;葡萄糖用银镜反应;果糖和蔗糖先水解,后会发生银镜反应的是蔗糖,不会的是果糖。哈沃斯式通常把含氧的六元环单糖看成杂环吡喃的衍生物,称为吡喃糖。葡萄糖通常以吡喃糖的形式存在。因此,两种环状结构的葡萄糖分别称为α-D-(+)-吡喃葡萄糖和β-D-(+)-吡喃葡萄糖。
可以用菲林试剂检验。如果能是菲林试剂产生砖红色沉淀的,就是2-O-甲基-β-D-吡喃葡萄糖,否则就是β-D-吡喃葡萄糖甲苷。
本题应当是要求答者写出表示互变平衡的化学表达式。这里题眼在于两种环式须通过开链式互变异构相互转化,因此表达式应当是:α-D-吡喃葡萄糖 - 开链式D-葡萄糖 - α-D-吡喃葡萄糖.视题目要求写结构式或文字叙述。
单糖环状半缩醛结构中的半缩醛羟基与另一分子醇或羟基作用时,脱去一分子水而生成缩醛。糖的这种缩醛称为糖苷。例如α-和β-D-吡喃葡萄糖的混合物,在氯化氢催化下同甲醇反应,脱去一分子水,生成α-和β-D-甲基吡喃葡萄糖苷的混合物。
对葡萄糖、麦芽糖、果糖这三种物质的鉴别。两种方法:(1)将这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分别加入到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果糖,因为果糖会与Ca(OH)2结合形成难溶性物质,而其他二种糖没有这种现象发生。
种。端基碳有两种取向αβ,另一个葡萄糖有五个羟基可以成苷,其中端基碳有αβ两种构型,再减去重复的αβ端基二糖,于是是11种。端基二糖:αβ,αα,ββ;三种。非端基:α,β,2,3,4,6,共8种。共11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