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叶霉病,叶片染病,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色斑。病斑背面长有灰绿色霉层,致使叶片过早脱落。喷药用40%氟硅唑7500倍十春雷霉素500倍。唑醚,氟酰胺十喹啉铜、氟菌/肟菌酯等药防治。建议加强管理、提高掤室温度、降低湿度预防。
防治方法:①农业措施。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栽植密度应适宜,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②药剂防治。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栽植密度应适宜,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栽植密度应适宜,雨后及时排水,注意降低田间湿度。
叶霉病,种植过密,氮肥过多,植株徒长,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容易感染叶霉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建议加强通风排湿,可以用多抗霉素,春雷王铜,抑霉唑,氟硅唑,丙环唑,腈菌唑,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戊唑醇,唑醚.氟酰胺等药剂防治,以上药剂交替使用,加入有机硅助剂喷施效果更好。
防治茄子叶霉病可用:甲基硫菌灵,或腐霉利,或异菌脲,或50%咯菌腈,或啶酰菌胺,或嘧菌环胺,或啶菌恶唑,或嘧菌环胺.咯菌腈,或唑醚.啶酰菌,或唑醚.氟酰胺等喷雾防治。根据当地抗性及用药水平选择防治。建议:多抗霉素+春雷霉素或甲基硫菌灵+多抗霉素喷雾。
叶霉病病原是半知菌亚门真菌、黄枝孢菌 防治用乐谱道(杀菌丹+戊唑醇),爱可(烯肟菌胺+戊唑醇)或40%苯醚甲环唑, 万兴(氟硅唑+恶唑菌酮),70%甲托或25%阿米西达悬浮剂2000倍液,或30%爱苗乳油4000倍液,或50%凯泽水分撒剂1500倍液,或60%防霉宝超微粉剂600倍等药液。
-二溴-5,5-二甲基海因,也称作1,3-二溴-5,5-二甲基-2,4-咪唑烷二酮,以及多种英文名称如1,3-Dibromo-5,5-dimethylhydantoin、BROMTOIN、DBDMH等,是一种化合物。它的化学式为C5H6O2N2Br2,相对分子质量为2892克/摩尔。纯度要求在98%以上,具有较高的活性溴含量,约为55%。
在处理1,3-二溴-5,5-二甲基海因时,务必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在无火源的环境下操作,以防止任何可能的燃烧风险。若不慎与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眼部,切勿拖延,然后寻求医疗帮助,并向医生提及接触情况,以便提供准确的治疗建议。
据调查,柑桔贮藏期的病害主要有青(绿)霉病、炭疽病、蒂腐病、黑腐病、干疤病等。青、绿霉病 它是柑桔贮藏期的主要病害。这两种病的病状基本相同,即初期为水渍状淡褐色圆形病斑,病部组织湿润柔软,用手指按压病部果皮易破裂。病部先长出白色菌丝,很快就转变为青色或绿色霉层。
一类是生理病害,主要是由于贮藏环境不适宜所致,如冷害、二氧化碳伤害等;第二类是由于微生物的侵染所导致,如炭疽病、霜疫霉病、果腐病、青霉病等,这类病害有些是果实在采摘之前已经潜伏侵染,在采后贮运或货架期间发病,有些是在采后处理及贮运期间感染和发病。
炭疽病是柑橘最常见的病害。它具有损伤范围广、损伤时间长的特点。主要为害叶、枝、花、果、果梗。它往往造成柑桔、柑桔品种大量落叶、枝条枯萎、大量花果腐烂。在适生区可对柑桔全年造成危害。柑桔贮藏期间,病害多发生在果蒂处,果蒂开始呈浅褐色,有水渍,然后呈黄褐色,稍凹,呈革质。
及时用药处理应该边采收边浸果,尤其是多雨潮湿的天气。一般情况下,需在采后24小时内浸果。将柑橘浸入配制好的防腐保鲜药液中1分钟左右,取出晾干即可。常用药剂有咪鲜胺、抑霉唑。库房清洁消毒彻底清洁库房,堵塞鼠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