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初中物理说课稿《密度》

1、在这一过程中,我还要引导学生欣赏天平平衡时的对称美,领会物理学方法的和谐美,感受物理概念的简洁美。促使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的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感情,加深对物理学的热爱。

2、指导学生书上密度知识的应用,熟悉密度的变形公式,启发学生从密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出发,寻找密度知识的应用途径。 课堂巩固: 查表分析:质量相等的铝块和铜块,铜块的体积 铝块的体积,因为铜块的密度 铝块的密度。

3、从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4、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物质的属性。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记录实验数据,知道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5、初中物理基本概念 测量 ⒈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是长度单位。 ⒉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初二物理密度的重难点

1、根据大纲及学生实际,密度的概念、公式、单位是本节的重点。教学难点:由于初二学生逻辑思维正处于发展初期,如何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进而得到密度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2、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密度不变 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 铁的质量.体积不论大小,密度不变 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大的,密度大。相同体积的铁和水比较,铁的质量更大,说明其密度大。

3、m=ρV 国际单位:千克/米3 ,常用单位:克/厘米3,关系:1克/厘米3=1×103千克/米3;ρ水=1×103千克/米3;读法:103千克每立方米,表示1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3千克。

4、重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难点: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物理关于密度的超级难点,最好能难倒老师但又不超纲的。。。关于初三学生...

有一块密度为400千克/立方米的软木漂浮在水面上,当它上面放一重为G1 的重物时,木块体积的 3/5没入水中;当将G1 换成重G2 的重物时,则木块刚好全部没入水中,求两重物的重G1 和G2 之比。

首先瓶的体积=加满水后水的体积,即:1-0.2=0.8kg(水的质量)水的密度为:0kg/立方米。 所以瓶的体积即水的体积(也是装满液体后液体的体积=质量除以密度=0.8除以1=0.8立方米。

初三物理如果一直不及格,那说明基础出现了大问题,但是目前距离中考已经不足三个月,再重新从头复习物理不太现实了。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我一直在前面强调过的方法。这个方法我马上就说。

这一引入是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出发,思考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使学生明确光不是物体发出的,但是我们却能看到物体说明物体上有光进入人的眼睛,从而抽象出光线反射的模型。

勤于观察和提问。物理是一门更贴近现实生活的学科,生活中的很多自然现象都是物理考试的内容。 初中物理要想学好,一定要善于观察。 遇到问题要及时提出问题。 你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提高初中物理成绩的方法 提高课堂听课效率!这是中考复习主阵地,丢了它,注定要打败仗!一切学习过程要完全按照物理老师要求的进行。包括上课,晚作业,周末作业,实验等。千万不要老师讲老师的,你学你的。

第三节密度教案一

某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每一立方米水的质量是1000千克 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若将此冰切去2/3,则剩余部分的密度将不变。

探索“物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建立密度概念; 知道密度公式、单位; 会查密度表,鉴别物质; 能联系实际,知道密度的简单应用。

初二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基本具备了绝对的时间观念和空间观念。因而第七章第一节开始就进行绝对质量观的教学,第三节的密度是对质量认识的进一步延伸,是对物质世界认识的进一步探索。

密度学习的难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