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原理到底怎么计算密度啊

1、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由实重 m1 和视重m2 之差求出,(“视重”指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所测得的重力)再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体积,V=(m1-m2)/ρg,则物体的密度为:ρ物=m1ρ液/(m1-m2) 。阿基米德原理适用于全部或部分浸入静止流体的物体,要求物体下表面必须与流体接触。

2、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可通过实重m1与视重m2之差来求出,视重是指物体浸没在液体里所测得的重力。由此,我们可以通过阿基米德原理求出物体体积,公式为V=(m1-m2)/ρg。进一步地,物体的密度可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得出:ρ物=m1ρ液/(m1-m2)。

3、阿基米德原理定义:浸入静止流体(气体或液体)中的物体受到一个浮力,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

有多少种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

密度的测量方式多样,常见的有常规法、仅用天平测量、仅用量筒测量以及仅用弹簧秤测量等。常规法中,测量固体密度时,若固体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可使用天平测量质量,量筒测量排水体积;若密度小于水,则需借助按压法、捆绑法、吊挂法或埋砂法等。若固体溶于水,则采用饱和溶液法或埋砂法。

测量固体密度:称量法: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属块、细绳。步骤:1)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2)往量筒中注入适量水,读出体积为V1;3)用细绳系住金属块放入量筒中,浸没,读出体积为V2。计算表达式:ρ=m/(V2-V1)比重杯法:器材:烧杯、水、金属块、天平。

测量物体密度的方法多种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实验条件和材料。首先是常规法,也称天平量筒法,适用于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测量。对于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固体,可以通过排水法测量体积;密度小于水的固体则可以采用按压、捆绑、吊挂或埋砂法。对于溶于水的固体,可以采用饱和溶液法或埋砂法。

求物理上测量各种物体密度的方法。需要详细

步骤:1)、用细绳系住小石块,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重力G;2)、将小块浸没入水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的视重G/;3)、将小块浸没入待测液体中,用弹簧秤称出小石块的视重G//。

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记为m1,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 再次使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记为m2。 计算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 = m1 - m2。 读取量筒中盐水的体积,记为V。 根据密度公式ρ = m/V,计算盐水的密度。

称量法:使用天平、量筒、水和金属块。首先称出金属块的质量,接着在量筒中注入适量水并读取体积。然后将金属块放入量筒中,再次读取体积。通过公式 ρ = m / (V2 - V1) 得出密度。 比重杯法:需要烧杯、水、金属块和天平。首先将烧杯装满水并称出质量。将金属块放入水中,读取总质量。

由于塑料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塑料块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直接用排水法求塑料块的体积。但只要想办法让它浸没在水中即可测出其体积,通常用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针压法”,即用一根细针压住物体使其浸没在水中,一种是“悬垂法”即在物体下方系一重物(如铁块),使物体浸没在水中。

测量物体密度是物理实验中常见的一环,其中用量筒或量杯进行操作简便且直观。以下以橡皮泥为例,详解这一过程的步骤与原理。实验原理根基于质量与体积的定义,即密度等于物体质量除以体积。通过测量物体在水中的排开水体积,间接计算其体积,进而结合物体质量,求得密度。操作步骤分为三步。

物体的密度方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