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秋水仙碱副作用大吗

1、这个药物是一个治疗痛风的有效药物,副作用可不少,你这个情况就是属于其中的副作用引起的,应该换用其他的治疗痛风的药物,这个毒性比较大,改用别嘌醇片口服治疗。

2、秋水仙碱是终止痛风急性关节炎发作的药物,对痛风引起的炎症、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为了减少秋水仙碱的应用,就要减少痛风的发作。 减少痛风的发作就要严格控制饮食,减少嘌呤食物的摄入。 平时要调整饮食,防止过胖。

3、病情分析:你好,秋水仙碱是治疗急性痛风发作的特效药物,秋水仙碱有毒,常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胃肠反应是严重中毒的前驱症状,症状出现时即行停药,肾脏损害可见血尿、少尿、对骨髓有直接抑制作用、引起粒细胞缺乏、再生障碍性贫血。

4、秋水仙碱有很多副作用:口服给药可以引起恶心、呕吐、厌食、腹泻和水样腹泻,此外该药还可以引起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等表现及脱发。静脉注射时,注意不要外渗,外渗会引起剧烈疼痛或组织坏死。

5、消化道反应: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服用秋水仙碱后出现恶心、食欲减退、呕吐、腹部不舒适感以及腹泻。(2) 骨髓毒性反应:主要是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导致白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3) 肝脏损害:可引起肝功能异常,严重者可发生黄疸。

秋水仙素是什么

1、秋水仙素(colchicine)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Colchicum autumnale)中提取出来,故名。分子式C22H25O6N。纯秋水仙素呈黄色针状结晶,熔点157℃。易溶于水、乙醇和氯仿。味苦,有毒。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

2、秋水仙素是一种生物碱。秋水仙素是从秋水仙中提取出来的生物碱,常被用于生物科学研究和医药领域。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基本性质与来源:秋水仙素是一种白色的粉末,无味或微苦,性质稳定。它主要存在于秋水仙的球茎中,可以通过特定的提取工艺获得。这种生物碱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而受到广泛关注。

3、秋水仙素,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来,故名,也称秋水仙碱。秋水仙素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使染色体加倍。

4、秋水仙素的诱变原理 秋水仙素(C22H25O6N)是1937年发现的,是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的种子和球茎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植物碱。它是白色或淡黄色的粉末或针状结晶,易溶于冷水、酒精和氯仿,难溶于热水、乙醚等,熔点155℃。一般多使用它的水溶液。

影响秋水仙碱加倍体染色体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影响秋水仙碱加倍染色体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浓度和处理时间。浓度高时间要短,浓度低时间长。2,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

2、秋水仙素与二甲基亚砜(DMSO)以及细胞分裂素配合使用,能有效提高加倍频率。因为 DMSO及细胞分裂 素能引起植物的生理损伤,从而降低诱变剂 的诱变效应。

3、秋水仙素能够抑制纺锤丝的形成,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浓度和时间的不同会影响染色体加倍的效果,浓度过低或时间过短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而浓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则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或死亡。还可以影响染色体的形态,使染色体的长度和宽度发生变化。

4、秋水仙素作用时期是有丝分裂中期,低温诱导作用时期是有丝分裂后期。秋水仙碱能抑制有丝分裂,破坏纺锤体,使染色体停滞在分裂中期。这种由秋水仙碱引起的不正常分裂,称为秋水仙碱有丝分裂。在这样的有丝分裂中,染色体虽然纵裂,但细胞不分裂,不能形成两个子细胞,因而使染色体加倍。

甲基秋水仙碱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