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一些乒乓球,12配位来自同一平面周围的6个,上面的3个,下面的3个。配位数12指的是和中心小球紧靠着的12个。六棱柱的看法是较简便的看法,即将小球拉开,形成六棱柱,中心有1个。可以看出,若中间小球所在为A层,则上底面和下底面完全相同,即B层,所以符合ABAB堆积。也能得出配位数为12。
2、显然A原子还和上层的三个原子相切。这样,在密排六方结构中每个原子就有12个最近邻的原子,即配位数是12。从简单的几何关系证明,上述密排条件只有当c/a=(8/3)1/2=633时才能满足。晶胞密排六方可看成是由两个简单六方晶胞穿插而成。密排六方结构亦是原子排列最密集的晶体结构之一。
3、密排六方晶格(HCP晶格)的结构特点:晶胞为正六棱柱体,其中十二个金原子位于六方体的角上,上下底面的中心各有一个原子,而上下底面之间均匀分布着三个原子。这种晶格的致密度为74%,一个晶胞中含有六个原子,每个原子的配位数为12,且原子半径是晶胞边长的一半。
4、首先,HCP的原子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12个原子组成,其中每个原子在晶胞中的占有率为1/6。上下面心处的原子各占1/2,c/2处则有三个原子。如图2所示,通过计算和观察,原子数总计为这些部分的总和,为14个。原子半径方面,图3中的A和B原子相切,因此半径为a/2。
1、体心立方晶格简介 体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中,八个原子处于立方体的角上,一个原子处于立方体的中心,角上八个原子与中心原子紧靠。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有钾(K)、钼(Mo)、钨(W)、钒(V)、α-铁(α-Fe,912℃)等。
2、体心立方晶格(BCC)的致密度计算公式为K=nv/V,其中n为原子个数,v为一个原子的体积,V为晶胞的体积(a的三次方)。以BCC晶格为例,原子数为2,原子半径为(√3/4)*a,晶胞体积为a^3,由此计算得出致密度K=0.68。
3、如:100面是二分之a,110面是二分之根号二a,111面是二分之根号三a。a为晶格常数。
4、体心立方晶格:这种晶格结构中,晶胞由一个立方体的八个顶点和一个位于立方体中心的原子组成。具有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包括α-Fe(铁的一种形态,在912℃以下存在)、铬、钨、钼、钒以及β-Ti(特定温度范围内的钛)。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为0.68。
煅烧是激发煤矸石活性的另一种有效手段,旨在利用高温使煤矸石微观结构中的各微粒产生剧烈的热运动,脱去矿物中的结合水,使钙、镁、铁等阳离子重新选择填隙位置,从而使硅氧四面体和铝氧三角体无法聚合成长链,而存在很多的断裂点,形成热力学不稳定结构,即烧成后的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活性氧化硅和氧化铝[5]。
煤矸石综合利用的核心就是多用、用好煤矸石。因此煤矸石的筛分、破碎系统是制约使用煤矸石多少的瓶颈。
kJ/kg左右。采取掺加苯甲酸的方法提高单次试验发热量,不仅平行样误差没有明显降低,而且操作 复杂,因为试验时不仅要称取、添加、拌匀苯甲酸和煤矸石样品,计算结果还要扣除苯甲酸发热量。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根本上是由于煤矸石发热量较低使得单次试验温升过小造成的。
煅烧制度与窑灰对脱水煤矸石火山灰活性的影响 研究成果发表在《硅酸盐通报》2008年第2期,探讨了这一关键技术在处理废弃资源中的应用。 沉积电压对电化学合成纳米ZnO多孔薄膜的影响 该论文发表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8年第1期,揭示了电压控制下的新型材料合成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