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苯和丙酰氯先在AlCl的催化下形成1-苯基丙-1-酮,然后再在Zn-Hg/HCl的条件下生成正丙苯。化学方程式为:选择酰基化而不是烷基化的原因是:烷基化会很容易上多个烷基。
2、按比例苯基还要加上甲安水溶液,还要无水乙纯溶液一起制备成混合溶液,然后用铝片和汞夜制备成的汞齐来做还原剂进行还原,最后抽滤,调碱,分油,蒸馏,得液体甲基。。
3、其工艺步骤是:苯和丙烯反应得到异丙苯;异丙苯经氧气或空气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CHP);CHP分解生成苯酚和丙酮。该方法以KBR公司的苯酚法工艺最为典型。
4、关于对甲基苯丙酮的合成,主要是利用手性吸附诱导剂也就是生物碱,来诱导对甲基苯丙酮固定二氧化碳电从而合成α-7,基-α-羟基-4-甲基-苯 乙酸,之后再经恒电流电解,以及高效液相枪测从而得到较高的产率,还有一定的ee值。
5、酰氯化再硝化最后氧化精制得到2-氯-4-硝基-苯甲酸。
6、异丁苯法 正丁烯和苯经烃化生成异丁苯,异丁苯氧化生成过氧化氢异丁苯,最后用酸分解得到丁酮和苯酚。
法律分析:受管制。因为硫酸属于易制毒化学品而被国家管制,所以不能随意经营、购买。
硫酸属于国家易制毒化学品管制目录中的第三类物品。这种化学品可能用于非法制造毒品,因此受到严格的国家管制。
硫酸属于第三类管制的物品,即易制毒化学品。同属于第三类管制的物品的还有甲苯、丙酮、甲基乙基酮、高锰酸钾、盐酸。
1、丙酮(acetone),又名二甲基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微香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2、-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这两种易制毒化学品被列入第一类的易制毒化学品是因为它们都能用来参与毒品的制造,属于毒品制造的原料。
3、丙酮是易制毒。丙酮是一种有机物,为最简单的饱和酮,常常被不法分子用来参与毒品的制造,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丙酮受公安部门管制。
4、因为丙酮是一种易燃和有毒的物品。在安全上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国家实行管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
5、具有高度易燃性。B.对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并对黏膜有刺激作用。C.它的沸点只有56℃,极易挥发;D.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氯仿、油类、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化学性质较活泼,属易制毒试剂。
6、不属于剧毒化学品,但是 丙酮CAS号:67-64-1,属于第三类易制毒化学品,是受监管化学品。本品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受公安部门管制。
1、化学性质: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醇与频哪酮。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
2、自2005年11月1日起,国务院实施了《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三类共24个品种的易制毒化学品。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主要是指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而第二类和第三类则主要涉及用于制造毒品的辅助化学品。
3、年我国将α-苯乙酰乙酸甲酯、α-乙酰乙酰苯胺、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缩水甘油酸、3,4-亚甲基二氧苯基-2-丙酮缩水甘油酯、苯乙腈和γ-丁内酯6种物质列入易制毒化学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