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四氢呋喃与浓盐酸合成1,4二氯丁烷的工艺条件,是否需要催化...

1、他们有人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r)的。

2、混合五氧化二磷和磷酸,保证混合后磷酸含量在95%以上。称取氯化钾或者氯化钠。三口烧瓶先加入四氢呋喃和上面配好的浓磷酸,接上球形冷凝管,上面接氢氧化钠吸收装置,加装搅拌器。加入氯化钾或者氯化钠,加热,搅拌,开始反应。反应完成后冷却,加入乙醚分次萃取。萃取出来的乙醚层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3、四氢呋喃在H2SO4催化下与HCl反应,得1,4-二氯丁烷。用K2CO3处理乙酰乙酸乙酯,与1,4-二氯丁烷反应,得对应的五圆环的酯。将乙酯水解成酸,加热脱羧,得目标产物。

4、在加压并加热的情况下,四氢呋喃可以和氯化氢反应,生成1,4-二氯丁烷。 四氢呋喃常用作天然和合成树脂的溶剂,尤其是乙烯基树脂。 此外,它也用于生产丁二烯、己二腈、己二酸、己二胺等多种化学品。

5、甲苯催化加氢脱烷基化 用铬,钼或氧化铂等作催化剂,500-600°C高温和40-60个大气压的条件下,甲苯与氢气混合可以生成苯,这一过程称为加氢脱烷基化作用。如果温度更高,则可以省去催化剂。

四氢呋喃+HCL

做过贮氢试验的LaNi5粉末不要直接倒到垃圾桶,因为颗粒极细容易氧化燃烧,我们试验室我就见过几回,还好有人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最好用湿纸包住。 需要控制PH的时候,一定要用酸度计,不要用试纸,我做过一个实验,两者差了3-4,哈哈,结果可想而知 格式反应需无水四氢呋喃,用金属钠去水。

硼氢化钠还原反应的实验中要加入10%的hcl是因为:分解未反应完全的硼氢化钠。

在0℃下,将烯烃溶于二甲亚砜、二甲氧基乙烷、四氢呋喃、叔丁醇中任意之一的50%水溶液,在分部加入NBS。该反应的反应机理为:i)溴鎓离子的生成;ii)水分子的亲核进攻。立体选择性为反式加成产物,符合马氏规则。该反应的副产物包括α-溴代酮和二溴代化合物。

氟虫腈在家禽上的应用谁知道,具体传授一下。

由法国罗纳-普朗克公司开发,获中国专利授权(CN86108643),该化合物专利在2006年12月19日到期;同时,拜耳公司对氟虫腈及其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也在我国获得专利授权(CN95100780),此项专利的有效期将持续到2015年。

鸡蛋中氟虫腈最大残留限量:欧盟规定:鸡蛋和鸡肉中氟虫腈最大残留限量为0.02 mg/kg。国际食品法典规定:氟虫腈在蛋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 mg/kg,家禽肉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1 mg/kg。

氟虫腈,属于苯基吡唑类杀虫剂,作用于α-氨基丁酸受体(GABA),从而起到阻断由GABA控制的神经膜氯离子通道的作用,对多种经济害虫具有防治作用。主要用于防治蔬菜、水稻、烟草、棉花、蓄牧业、公共卫生、贮存用品及地面建筑中各类别的作物害虫及卫生害虫。

三乙胺盐酸盐能溶于哪些有机溶剂

1、溶于,但溶解度较低。三乙胺盐酸盐较易溶于极性较强的有机溶剂,如甲醇、乙醇、丙酮等,对于二氯甲烷这种较为惰性的溶剂,三乙胺盐酸盐在二氯甲烷中的溶解度较低,需要使用一些增溶剂来加强其溶解度。

2、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不易溶于丙酮,在四氢呋喃中溶解度也不高。在丙酮中为白色沉淀,而粒径比较大可以直接过滤出来。

3、不是。三乙胺盐酸盐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外观为白色结晶,并不是油状的,有吸湿性,易潮解,溶于水、醇,微溶于苯,不溶于醚类。

4、三乙胺盐酸盐溶于0.7份水,溶于乙醇和氯仿,极微溶于苯,几乎不溶于乙醚。若你所需产物溶于水,若萃取可能损失较多,可选择乙酸乙酯、苯或乙醚等用柱层析法分离;若你所需产物不溶于水,溶于某些有机溶剂,则加水萃取(或加水,再碱化,萃取,最后将三乙胺减压旋干即可)。

5、三乙胺盐酸盐 性状:白色结晶,有吸湿性。在245度升华而不分解。溶于0.7份水,溶于乙醇和氯仿,极微溶于苯,几乎不溶于乙醚。有刺激性。 分子量:1365 从几乎不溶于乙醚推断,几乎不溶于四氢呋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