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业上多用邻甲基甲酸、邻二甲苯或萘为原料,经五氧化二钒催化氧化制备。可由邻苯二甲酸酐水解制得,还可由邻二甲苯或邻甲苯酸氧化制得。在铈盐或钍盐存在下,用发烟硫酸氧化萘或电解萘制得。邻苯二甲酸可形成邻苯二甲酸单酯和双酯;它的苯环上也可发生取代反应。
2、联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合成通常可以采用从邻苯二甲酸和甲酸甲酯开始的合成路线,该路线包括以下步骤: 将邻苯二甲酸与甲酸甲酯反应生成邻苯二甲酸甲酯。反应式:HOOCC6H4COOH + CH3O2CCH3 → HOOCC6H4COOCH3 + HO2CCH3 将邻苯二甲酸甲酯进一步与甲酸甲酯发生酯交反应生成联苯二甲酸二甲酯。
3、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吗 邻苯二甲酸酐与甲醇酯化制备。以硫酸为催化剂,将邻苯二甲酸酐与甲醇进行酯化反应得粗品,再经纯碱液中和、水洗、蒸馏而制得。
丁硫克百威遇碱易分解,其主要代谢产物是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丁硫克百威在苹果和土壤中消解半衰期分别为4天和1天。
它是呋喃丹的衍生物,与呋喃丹具有相同的杀虫活性,但其毒性远低于呋喃丹。这是一种胃毒性杀虫剂。它在生物体内代谢成克百威,然后发挥药效作用杀死昆虫。对马铃薯青桃蚜、黑光天牛、高感盲角蝇、地老虎等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对棉红蜘蛛、谷象、杂粮盗、粉条夜蛾等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但克百威的毒性比丁硫克百威的毒性高,对人、畜高毒,而丁硫克百威对人、畜中等毒性,对天敌、有益生物及施药人员均较安全,因此,丁硫克百威使用时以叶面喷雾法为主,而克百威则不能用于喷雾,只能制成颗粒剂撒施或埋于土壤中使用。
丁硫克百威在土壤中能迅速降解,半衰期约2~3天。克百威和丁硫克百威在稻田施用时,不能与敌稗、灭草灵等除草剂同时使用,施用敌稗应在施用呋喃丹前3~4天进行,或在施用呋喃丹后1个月进行,以防产生药害。两者对水稻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都不好。
丁硫克百威不建议在蔬菜上使用,因其易分解为克百威和三羟基克百威,克百威是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在蔬菜上的高毒农药。并且,丁硫克百威在蔬菜上登记的品种非常少,很多蔬菜都是不可以使用的。
二恶英实际上是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而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全称分别叫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简称PCDFs),我国的环境标准中把它们统称为二恶英类。
二恶英指的是结构和性质都很相似的包含众多同类物或异构体的两大类有机化合物。二恶(ě)英(Dioxin),又称二氧杂芑,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二恶英实际上是二恶英类(Dioxins)一个简称,它指的并不是一种单一物质。
二恶英又称二氧杂芑,二恶英是多氯二苯并对二恶英(PCDDs)和多氯二苯并呋喃(PCDFs)这两大类化合物的通称。二恶英属于“12大危害物”,即一组被称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危险化学物质。二恶英是非常稳定的亲脂性固体有机物,熔点较高,分解温度大于700℃,极难溶于水,容易在生物体内累积。
第三类为非故意生产的副产物:多氯代二苯并-对二恶英(简称“二 英”)、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简称“呋喃”)。主要来源于不完全燃烧与热解、含氯化合物的使用、氯碱工业、纸浆漂白和食品污染等。
人工合成的包括有:多环或杂环芳烃[如苯并(a)芘、苯并(a)蒽、3-甲基胆蒽、7,12-H甲苯并(a)蒽、二苯并(a,h)蒽等];单环芳香胺(如邻甲苯胺、邻茴香胺);双环或多环芳香胺(如2-萘胺、联苯胺等);喹啉(如苯并(g)喹啉等);硝基呋喃;偶氮化合物(如二甲氨基偶氮苯等);链状或环状亚硝胺类几乎都致癌。
多溴二苯并呋喃是一种化学物质,主要作为阻燃剂使用。它主要存在于一些经过阻燃处理的纺织品和塑料中,如聚酯、粘纤、混纺、棉、纯涤品等。这些产品在经过阻燃处理后,可能会含有少量的多溴二苯并呋喃。
.FEMA:软饮料0.13mg/kg;冷饮0.50mg/kg;糖果15mg/kg;焙烤食品0.50~0mg/kg;胶姆糖l90mg/kg。2.适度为限(FDA§172.515,2006)。 1.GRAS(FEMA)。2.LD502480mg/kg(大鼠,经口)。3.PADI:316mg(BEMA)。
-桉叶素,无色油状透明液体。有樟脑气息和清凉的草药味道。沸点176~177℃,熔点1~5℃,凝固点1℃,闪点47~48℃。溶于乙醇(1mL溶于5mL 60%乙醇)、乙醚、氯仿、冰醋酸、丙二醇、甘油和大多数非挥发性油,微溶于水。香气检出阈值1~64μg/kg。
天然品存在于桉叶油等270余种天然精油中。
-桉叶素的用途:我国GB 2760—2005:用于止咳糖、人造薄荷等中。美国年耗用量约5700kg。
1、甲基氧化成羧基方法是:先与cl2发生一次取代得—CH2cl2,在与水一定条件下发生取代得—CH2OH3,以Cu为催化剂,连续氧化两次,第一次氧化得—CHO,第二次氧化得—COOH就可把甲基转化为羧基。甲基是甲烷分子中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电中性的一价基团。由碳和氢元素组成。
2、因为苯酚的羟基极易氧化〔空气中即可氧化〕,所以高锰酸钾优先氧化羟基,其次才会氧化甲基。而并不是不能氧化。
3、甲基可以氧化为醛基,具体方法为用SeO2 可以的。或者用NBS 溴代,然后将卤代烃氧化为醛,方法比较多的。DMSO, 乌洛托品,胺的氧化物都可以用的。
4、没有CO2生成,它是先把甲基碳氢键氧化成碳氢氧键,羟基再变醛基、羧基。在此过程中,只是缩合掉水分子。
5、能。生成苯甲酸 C6H5-CH3 →C6H5-COOH(酸性高锰酸钾作氧化剂)并且不管苯环上连的是烃基有几个碳,都氧化为羧基。
6、我觉得楼主你的意思是说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到羧基吧,以下我按这个实际上楼主你问的问题是关于苯环侧链α碳上连有氢原子的烷基苯侧链被氧化的问题。与苯环相连的第一个碳原子若有氢原子的话,是侧链被氧化成一个羧基,如甲苯被氧化成苯甲酸,乙苯也是被氧化成苯甲酸。苯环的确是很难被氧化的。